烏克蘭非政府組織制定了指導原則,以確保烏克蘭的綠色戰后重建實現可持續的經濟發展,并造福于人類和自然。
位于基輔的Ecoaction執行董事Natalia Gozak表示:“道理上來說,烏克蘭不應該按照舊的蘇聯標準重建基礎設施。作為一個潛在的歐盟候選國,我們的長期目標必須是到2050年實現氣候中和。這意味著一個綠色和可持續的戰后重建,平衡經濟、社會和環境健康。我們將需要以最高的能源效率標準和氣候智能的方式重建烏克蘭的城市。烏克蘭不能再繼續依賴化石燃料。我們需要恢復受損的生態系統并促進清潔工業。數十年的重建工作即將到來,我們不能從一開始就執行一個錯誤的規劃。
歐洲經濟政策研究中心估計烏克蘭目前的重建成本約為 5000 億美元和 10000 億美元,這一金額將隨著戰爭的繼續而進一步增加。這一數額包括投資、贈款、知識和技術轉讓、能力建設、人力資源、協調和規劃以及透明的捐助國協調。
發生在烏克蘭國內主要工業化地區的戰爭增加了環境風險。歐洲最大的核電站扎波羅熱核電站仍處于俄羅斯控制區內。大片土地可能被危險化學品污染。其他風險包括水污染、自然棲息地破壞和溫室氣體排放,影響烏克蘭及其他地區人民的健康和糧食供應以及氣候和生物多樣性。
參與今天行動的綠色和平中歐和東歐活動家Denitza Petrova表示:“在支持烏克蘭的重建過程中,歐盟和國際社會必須確保可持續發展的最高原則是重建工作的核心。各國民間社會的充分參與對于烏克蘭的公平和有彈性的復蘇和保護環境至關重要。國際捐助者將資金投資于綠色和可再生能源領域的復蘇,而不是核能和化石燃料。”
瑞士綠色和平組織執行董事艾里斯·門恩 (Iris Menn) 表示:“瑞士和所有相關各國政府必須抓住一切機會支持烏克蘭的生態、可持續和社會公平的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