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目前光伏市場主流技術PERC效率逐步接近天花板,HJT、TOPCon、xBC技術發展如火如荼,鈣鈦礦太陽能電池作為下一代光伏新勢力,光電轉換效率持續提升,將成為光伏廠商未來布局的重中之重。
核心觀點:
鈣鈦礦(PSCs):最具潛力的下一代光電材料之一,性能優異應用廣泛
鈣鈦礦是一種分子通式為ABX3的晶體材料,呈八面體形狀,光電轉換效率高,在光伏、LED等領域應用廣泛。鈣鈦礦太陽能電池(PSCs)是利用鈣鈦礦結構材料作為吸光材料的太陽能電池,屬于第三代高效薄膜電池的代表,具有高效率、低成本、高柔性等優勢。鈣鈦礦太陽能電池還可通過與HJT疊層進一步提升光電轉換效率,是未來產業化的重點發展方向。
核心亮點:高效率、低成本優勢,穩定、環保、大面積制備問題正突破
高效率:單結PSCs理論轉化效率可達31%,高于晶硅電池極限效率29.4%。PSCs與HJT有良好的疊層電池匹配度,可制造理論效率達43%的疊層電池。
低成本:PSCs相比傳統晶硅(硅料、硅片、電池片、組件)產業鏈環節大幅簡化,單環節價值高度集中,有望大幅降低光伏組件制造成本。
量產性:PSCs產業化進程中最主要的問題在于解決穩定性問題、大面積制備問題和環保性問題,受益于鈣鈦礦材料的可設計性,產業化進程持續推進。
市場空間:預計2030年設備市場空間超800億;BIPV帶來千億空間
應用端:鈣鈦礦具備質量輕、厚度小、柔性大、半透明等特性,是未來BIPV、電動汽車移動發電電源領域的明星材料。我們預計2025年BIPV潛在市場規模達1210億元,鈣鈦礦擁有天然適配優勢,有望在BIPV領域率先打開市場。
設備端: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制備主要工藝為涂布及PVD,生產流程比晶硅類大幅簡化,目前處于設備工藝驗證階段。我們測算,2030年鈣鈦礦太陽能電池設備市場空間約805億元。
產業化進程:研發端國產領航不斷突破,產業端落地進展加速
技術端:我國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研發團隊齊發力,產研結合探索最具競爭力和性價比的技術路線,專利申請數占全球68%。
產業端:本土鈣鈦礦設備廠商訂單先行,部分已成功交付,本土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生產廠商效率不斷突破,融資進展順利,已紛紛布局中試線。
投資建議:重點推薦:邁為股份、亞瑪頓、金辰股份、羅博特科、帝爾激光、捷佳偉創等。重點關注:京山輕機、協鑫集成、隆基股份、寧德時代、天合光能、東方日升、通威股份、晶科能源、中來股份、聆達股份、金風科技、杰普特、拓日新能、杭蕭鋼構等;關注非上市公司:德滬涂膜、協鑫光電、纖納光電、極電光能、眾能光電、萬度光能等。
風險提示:光伏行業產品或技術替代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