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是一堆石頭,分析才是金子”。
8月28日,北京創意博物聯科技有限公司張方曉總經理向IMSIA國際金屬太陽能產業聯盟陳講運副秘書長一行介紹該公司物聯網平臺監控的案例時,他如是說。
為了方便介紹,張方曉打開電腦,隨機點開追能網的智慧能源物聯網上一例正在運行的某太陽能熱水工程系統,我們看到該項目的系統運行原理圖以及系統遠程監控的實時動態變化。如環境溫度、水溫水位、電加熱工作狀況、系統異常報警等圖標和數標都非常清晰。
以上功能沒有什么特殊性,就連國內三流的控制柜生產小廠也可以輕松做到,他們也有能力把系統運行數據和工作動態示意圖收集起來。如果創意博的產品(系統)僅僅具備這些數據顯示功能,用張方曉的話說,那只是采集了一堆石頭。
客戶不需要原石,創意博已走過了采集原石的初級階段,步入了點石成金的階段。
左一鄒懷松 左二陳講運 右一張一宇 右二張方曉
隨著市場需求的轉變,新能源應用的格局發生了重大變化。太陽能熱水工程系統、太陽能供熱(冷暖)系統、太陽能熱發電系統、太陽能光伏發電系統等,僅太陽能這一項就有了如此迅猛的應用突破;空調系統、新風系統、各類熱泵、燃氣設備、生物質鍋爐、凈水設備等電器產品(系統)在民用和商用市場也異軍突起。此外,各種新的商業運營模式,如B2B.B2C,BOT、PPP等也得到普遍應用。但無論哪一種設備和電器運轉的核心驅動力都要歸結到能源,能源是什么,是生產和生活必備的物質資料。作為社會主流能源的煤碳、石油等化石能源遭遇限制和減少使用的政策重壓之下,能源就成了關系到民生的生命線。
清潔能源能夠滿足人們生活和生產的需求嗎?
使用清潔能源可以節能省錢嗎?
作為投資工具,清潔能源的商業化模式可能成功運營嗎?
這些變化與客戶有關,與新能源設備生產的廠商有關,與工程商有關,與政府有關。但是,以上因素全部和創意博團隊有關,并且要加工成技術信息并形成商業服務方案。用張方曉總經理的話說,追能網團隊更懂太陽能系統,其產品(系統)和服務的創新來自對系統的理解能力以及對客戶真實需求的洞察力。
副總經理張一宇打開了一個客戶的系統運行界面。除了前面所述的“原石”之外,界面還顯示了耗電量、減排二氧化碳數量、節能貢獻量及與其相對應節約標準煤數量和相當于種樹的數量。通過系統自動生成的表格數據、曲線數據以及柱形圖表等統計數據綜合分析了系統出力和用戶的用能規律等各項指標,對系統性能做出全面而客觀的評價。
這些數據和分析結果正是系統設計單位、投資運營單位、科研報告單位所需要的第一手寶貴的資料,也是影響能源國家管理部門決策最具說服力的書面材料。
我們還看到追能網為用戶安裝的遠程監控、遠程鎖機、遠程視頻、強制啟動、強制關停等更加豐富的平臺功能。其中,鎖機和強制關停功能對采用BOT模式運營的客戶提供了技術服務,為保障合同有效執行起到風險可控,措施有力的技術保障。
該平臺除了提供“千里眼”的客戶服務之外,還加強了對系統故障智能預判和系統優化改進功能的研發。如通過故障預判,提早發現早維護,可有效避免因系統運行癱瘓而造成用戶損失。依據平臺對運行數據的分析,可就運行的穩定性、經濟性、安全性、科學性等指標向施工單位或用能單位提出修正指導方案,達到能源采集最大化、運行低能耗和用戶舒適環保的節能目的。
創意博公司鄒懷松董事長向IMSIA副秘書長陳講運一行介紹了公司業務的開展和運營情況,通過熒屏我們看到,創意博的用戶主要集中在經濟發達的華東地區和華北地區,而在西北、東北和南方地區用戶數量相對較小,有的地區尚有空白。
公司的業務覆蓋了太陽能等幾乎所有清潔能源系統和凈水系統,服務方案幾乎都是量身訂制。這種個性化的服務促進了業績增長,但服務的復雜性同時也為公司帶來了巨大的壓力。因此,鄒懷松董事長和IMSIA陳講運副秘書長交流時就談到解決這一問題的方法。
一是追能網作為第三方監測服務平臺,把自己打造成客戶的技術顧問角色。幫助用戶找出問題所在和提供技術解決方案,使團隊從具體的改造維修業務中解脫出來去做更多有價值的工作;二是聚焦規模大、項目相對集中、用能模式相對統一的地產界,為開發商或者物業建立能源監測管理的服務平臺,幫助物業實現能源管理的智能化并達到節能盈利的目標,塑造物業服務專業、高效、人性化服務的新形象;三是延伸品牌觸角,消除市場盲區,將追能網的更多科研成果商品化,使其發揮更大的社會價值。開拓市場渠道,按區域設置代理商或服務商,更方便為客戶提供近距離的貼心服務;四是協助企業等單位建立公共數據平臺,提供技術支持。
從數據的石頭到分析的金子,追能網為人們的生產和生活帶來質變的過程就是人們接受清潔能源并享受科學技術成果魅力的過程,因為智慧,生活變得綠色而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