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林盛樂至呼和浩特市區長輸供熱管線施工現場
“引熱入呼”工程長輸管線
利豐汽車城拆并整合燃煤鍋爐房現場
眾環小區換熱站工人正在清洗鍋爐
施工人員正在調試機器設備
“煤改氣”鍋爐
隨著氣溫不斷下降,又到了一年一度的供暖季。近年來,我市逐年分批拆并整合分散的小噸位燃煤鍋爐,并對燃煤鍋爐進行燃氣化改造(即“煤改氣”),將遠離市區的電廠余熱引入市區的熱源廠用于供熱取暖。同時我市今年將進一步推廣使用清潔能源,提高供熱質量,減少污染物排放量,推動城區集中供熱,推進“引熱入呼”項目,通過采取這些措施,讓市民享有更多碧水藍天。
10噸及以下燃煤鍋爐將全部淘汰
近日,記者在利豐汽車城一座換熱站內看到,3臺換熱機組已經安裝完畢,工作人員正在做最后的調試及收尾工作。
據市公用事業管理局供熱科工作人員云俊義介紹,這里原來是一座燃煤鍋爐房,有10噸和6噸兩座鍋爐,供熱面積達10萬平方米。今年停暖后,這座鍋爐房經過拆并整合后變成換熱站,熱源來自呼郊電廠。
“這座燃煤鍋爐房拆并整合后,不僅大大降低了對空氣的污染,供熱質量也將得到明顯改善,熱用戶以前經歷過的暖氣不熱問題將一去不復返。”云俊義說。
在回民區眾環小區燃氣換熱站,記者看到工作人員正在擦洗燃氣鍋爐。
據該換熱站負責人席雪冬介紹,2014年,該換熱站進行“煤改氣”,2015年投入使用,有3臺8噸鍋爐和燃燒機,現有供熱面積22244.92萬平方米,其中居民2111戶,供熱面積162624.66萬平方米;商業4戶(包含眾環集團),供熱面積59824.26萬平方米。2016年,市燃氣熱力有限公司對換熱站進行接管。今年供熱期結束后,市燃氣熱力有限公司對該換熱站入戶和主管網50多個閥門200多米管網進行了更換,閥門換成了可控制閥門。
“過去用燃煤取暖,一個采暖季要燒掉5600多噸燃煤,鍋爐房里隨處可看到黑乎乎煤面,散發嗆人的氣味。現在由于使用了清潔能源,走進鍋爐房,到處都干凈整潔。”席雪冬說。
云俊義介紹說,截至2016年底,我市共計拆并整合及清潔能源改造439座燃煤鍋爐,其中拆并整合305座,“煤改氣”132座,“煤改電”兩座,目前仍有燃煤鍋爐130座。我市今年將全部淘汰10噸及以下燃煤鍋爐,共計83座(152臺)。我市從2013年開始實施燃煤鍋爐燃氣化改造工作,經過3年改造,目前,132座燃氣鍋爐每年可實現直接減少燃煤40萬噸,減排煙塵2099噸、二氧化硫926噸、氮氧化物1045噸、二氧化碳55.6萬噸。
金山、金橋熱電廠進行技改
據市公用事業管理局的統計數據顯示:2016年,我市總供熱面積12911.6萬平方米。其中熱電聯產供熱面積3824萬平方米,占比29.62%;大型燃煤熱源廠供熱面積3259萬平方米,占比25.24%;區域鍋爐房(10噸以上燃煤鍋爐房)供熱面積2669.9萬平方米,占比20.68%;燃煤小鍋爐房(10噸以下燃煤鍋爐房)供熱面積413.1萬平方米,占比3.20%;燃氣供熱面積為2693.9萬平方米,占比20.86%;其他清潔能源(熱泵機組、電采暖等)供熱面積為51.70萬平方米,占比0.40%。
根據市委、市政府的要求,我市將大力發展熱電聯產,到2020年,規劃供熱面積為21800萬平方米(含和林格爾國家新區),熱電聯產供熱能力將達到15600萬平方米(不含呼市熱電廠),占比71.56%。
今年,我市充分挖掘現有熱電廠供熱能力,對金山熱電廠和金橋熱電廠進行技改。
目前,金山熱電廠供熱面積802萬平方米,供熱能力1200萬平方米,占總供熱面積的6.21%。今年將完成1臺30萬千瓦機組高背壓改造,可增加供熱能力500萬平方米;2019年完成兩臺10萬千瓦背壓機組擴建任務,增加供熱能力1400萬平方米;2020年再擴建兩臺10萬千瓦背壓機組,增加供熱能力1400萬平方米。到2020年,金山熱電廠將具備4500萬平方米的供熱能力,可以滿足呼市西部區域供熱需求,呼市西郊電廠具備搬遷條件。
金橋熱電廠供熱面積1400萬平方米,占總供熱面積的10.84%。2017年,通過熱泵技術改造,可增加供熱能力300萬平方米;2020年,完成兩臺10萬千瓦背壓機組擴建任務,可增加供熱能力1400萬平方米,屆時,金橋熱電廠具備3100萬平方米的供熱能力,可替代呼市南部金橋區域燃煤鍋爐房。
辛家營熱源廠率先使用電廠余熱供暖
按照市政府相關要求,市公用局已編制完成《呼和浩特市供熱體制改造方案》。改革內容包括規劃編制、體制改革、熱電聯產項目建設、城市熱網建設和改造等內容。該方案提出在2020年將全市65噸以下燃煤鍋爐全部拆除。
據介紹,“引熱入呼”和林盛樂至呼和浩特的長輸供熱管線目前已經全部貫通,和林盛樂電廠的余熱將率先引入辛家營熱源廠,目前正在辛家營熱源廠進行注水及配套泵房的建設工作。今冬,有部分呼和浩特市民家中的“溫暖”就是來自和林盛樂電廠。
城發辛家營熱源廠是“引熱入呼”長輸管線項目支線終點之一。直徑1.2米的供熱管線支線已經鋪設到了廠區墻外,工人們正在加緊建設能為水循環提供動力的水泵的泵房。
長輸供熱管線工程總投資約9.76億元,全長約35.3公里。長輸管線工程計劃在今年年內完成京能盛樂電廠至市區主干線,金橋調峰廠、辛家營熱源廠支干線的安裝,及在以上兩個熱源廠內兩座加壓泵站的建設,開工建設金橋調峰廠至橋靠熱源廠聯通支線及橋靠熱源廠的中繼泵站。
依據京能熱電廠本年度發電指標及首年度試運行條件,在即將到來的采暖期,城發計劃使用京能熱電聯產熱源替代辛家營熱源廠燃煤鍋爐,形成900萬平方米的供熱能力,預計可減少燃煤消耗30萬噸。明年,計劃建設金橋至橋靠熱源廠的“小長輸”管線,這個項目連通后可充分利用京能一期的最大供熱能力,供熱面積達到1600萬平方米,屆時金橋熱源廠和橋靠熱源廠就可以只做調峰使用,由京能熱源廠解決上述兩個熱源廠的基本負荷,減少燃煤消耗50萬噸,進而進一步減少市區范圍內燃煤鍋爐的排放。
通過實施“引熱入呼”、熱電廠技術改造等工程建設,我市今年供熱能力可達到16060萬平方米。預計今冬我市供熱面積達到14000萬平方米,預計新增1000萬平方米,可滿足今冬供熱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