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家已經開發出一種三維空心圓錐結構的新裝置,可以大大提高太陽能熱轉換效率。
根據最近在中國科學院附屬的英文雜志“國家科學評論”在線發表的一篇文章,這個由朱嘉及其南京大學團隊命名為人工蒸騰的裝置受到樹木蒸騰過程的啟發。
文章說,它內部有一條特殊的一維水路,可以減少傳導中的能量損失。
基于氧化石墨烯膜的錐體結構與平面設備相比可以在一整天收集更多的陽光,因為約10%至5??0%的陽光是漫射的。因此它在現實世界中比在實驗室中表現得更好。
因此,該設備可以將太陽能熱轉換率提高到85%,遠高于普通設備的40%。
由于輻射,對流和傳導損失導致太陽能轉換率低,因此太陽能在許多領域得不到應用。該設備將開啟利用太陽能的新可能性。
朱的團隊首次將這種結構應用于太陽能廢水處理,測試表明,它不僅可以回收清潔水,還可以回收銅和鎘等重金屬。
該文章稱,未來該結構可進一步優化,以延長使用壽命并回收更多重金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