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1-26 10:00:30
解振華:
各位媒體朋友,各位同事,女士們、先生們,大家好,歡迎大家出席《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與行動2018年度報告》新聞發布會。召開這樣的新聞發布會是慣例,每年在氣候大會之前,我們都召開這樣一個發布會,向社會特別是向國際社會報告中國本年度應對氣候變化政策與行動的進展情況、取得的成效、存在的問題,彰顯中國在這個領域是完全公開透明的。
大家都知道,中國政府一貫高度重視應對氣候變化工作,把推進綠色低碳發展作為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作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調整經濟結構的重大機遇。2017年以來,中國在減緩氣候變化、適應氣候變化、完善體制機制、加強能力建設、鼓勵地方行動、提升公眾意識等方面取得了積極進展。
解振華:
今年按照中國政府機構改革的安排部署,應對氣候變化和減排職能劃轉到新組建的生態環境部。習近平主席在今年5月舉行的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上強調,要實施積極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戰略,推動和引導建立公平合理、合作共贏的全球氣候治理體系,彰顯我國負責任大國形象,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我們將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主席重要指示精神,實施積極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戰略,積極參與和引領全球氣候治理,更好發揮應對氣候變化對高質量發展的引領作用、對生態文明建設的促進作用、對環境污染治理的協同作用。
一周之后,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將在波蘭卡托維茲召開,此次大會是全球氣候治理進程的一個重要節點,我們希望大會如期完成《巴黎協定》的實施細則談判,妥善解決資金問題,向國際社會發出落實《巴黎協定》,推動綠色低碳轉型,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積極信號。我們將繼續發揮積極建設性作用,與各方一道全力推動卡托維茲大會取得成功。
2018-11-26 10:03:45
2018-11-26 10:08:19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記者:
對于即將在波蘭召開的聯合國氣候大會,中方將有哪些期望?謝謝。
解振華:
這次大會,我們的期望跟國際社會的期望是一致的,主要是三個:一是2015年《巴黎協定》已經生效了,之后的任務就是各方通過談判,完成《巴黎協定》實施細則的談判任務。按照授權,應該是今年在卡托維茲大會上要完成實施細則的談判。我們希望建立一個落實《巴黎協定》和公約的機制安排,這樣就能保證《巴黎協定》持續得以貫徹。
三是我們現在的談判都是談2020年之后如何去做,現在我們要通過對話,對2020年之前各國到底做了些什么、做得如何,特別是一系列締約國大會所做的決定,是不是在各國得到了落實進行盤點。另外還有一個重要因素,就是大家都關心的資金問題,哥本哈根會議上已經明確要求,發達國家要在2020年之前為發展中國家提供每年一千億美金的資金支持,我們希望發達國家率先減排,希望京都議定書多哈修正案生效。另外一千億美金資金的落實情況要進行盤點檢查,為2020年之后進一步落實《巴黎協定》、實現應對氣候變化的長期目標奠定一個好的基礎。所以今年我們的預期,也是這次會議的目的,就是這樣三項。謝謝。
2018-11-26 10:15:17
2018-11-26 10:16:53
關于中國的作用,習近平主席已經公開承諾,我們要百分之百地兌現我們的承諾。現在不光是兌現承諾的問題,習近平主席講,積極應對氣候變化不是別人讓我們做,是我們自己要做,這是中國國內可持續發展的內在要求,也是我們保護人類、保護地球,作為一個發展中大國的責任擔當。從這個意義上說,無論其他國家的立場、態度有什么變化,中國會始終堅定地、積極地應對氣候變化,落實《巴黎協定》。所以,問中國的力度到底怎么樣,問這個問題的人也比較多。我可以給你們報幾個數字,到目前為止,2020年我們承諾是碳強度下降40%-4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達到15%左右,森林蓄積量要增加13億立方米。到現在為止,我們2017年底,碳強度已經下降了46%,也就是說提前3年實現了40%-45%的上限目標。可再生能源,我們已經占到一次能源比重達到13.8%,距離15%還有一定的距離,但是2020年這個目標肯定能完成的。我們的森林蓄積量已經增加了21億立方米,也超額完成了2020年的目標。這些目標的實現,為實現2030年二氧化碳排放達到峰值,爭取提前完成,奠定了一個非常好的基礎。所以我相信,我們所做出的承諾會百分之百地完成,而且我們會爭取做得更好一些。盡管遇到了一些困難,遇到了一些問題,但是這個目標、這個決心是不會改變的。
另外,植樹造林,中國是人工造林面積最大的,森林覆蓋率已經達到了22%,森林蓄積量已經超額完成了任務,完成了2020年的任務。中國也啟動了全國的碳市場,這是在世界上做得比較早的,除了歐盟之外,其他的都是一些局部的、地區的。而且我們這個市場所涉及的排放量和交易量可能是世界上最大的。歐盟搞了很多年,也就17億噸,我們幾乎是30億噸。另外習近平主席宣布,我們建立南南合作基金,在其他發展中國家開展發展中國家之間的合作,到目前為止我們已經和34個國家簽署了合作備忘錄,贈送了一些減緩和適應的物資,也對100多個國家近一千多名發展中國家的官員和科技人員開展了培訓,主要是幫助他們提高應對氣候變化的能力、融資的能力,所以南南合作我們也一直在開展。應該說,中國現在初步走入了一個綠色低碳發展的道路,國際社會也在講,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路徑是值得各國借鑒的。這就是中國在應對氣候變化方面的政策、措施、行動以及成效,在國際上還是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謝謝。
2018-11-26 10:37:20
那里面提出必須要采取措施、提高力度,盡快要控制在2℃或者1.5℃,現在看時間越來越緊迫了。對中國來說,我們要完成好既定的已經做出承諾的目標,爭取做得更好一些。比如我剛才講了,我們2020年的目標,其中有兩項已經完成了,我們還會繼續不懈怠地提高這方面的力度,把工作做好。因為做好了,不光是應對氣候變化,對我們國內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也是有很大的促進作用。所以這一點,國際社會不需要懷疑,我們會認真地去做。
2018-11-26 10:38:14
中國日報記者:
能否請您介紹一下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建設的總體進展,以及下一步的工作考慮。謝謝。
解振華:
這項工作是生態環境部氣候司組織指導的工作,下面請李高司長介紹這方面的情況。
另一方面,我們也在積極地向先進國家學習。剛才解振華特別代表也介紹了,中國并不是第一個建立碳市場的國家。過去很多年當中,我們積極學習歐盟碳市場的經驗,也包括加州碳市場的經驗,同時也通過他們的教訓來學習,作為我們設計好中國碳市場的很重要的參考。經過積極的準備,我們在2017年底發布了《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建設方案(發電行業)》,啟動了我們國家的碳排放交易體系。啟動了碳排放交易體系以后,又開展了一系列的工作,包括我們對2016、2017年的碳排放數據報告、核算、核查的工作,一直在持續推進。相關的系統建設方面,對碳市場建設當中非常關鍵的注冊登記系統、交易系統,現在已經提出了一個初步的設計方案,這也是在過去一段時間當中取得的非常重要的進展。特別是發電行業作為率先啟動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的突破口,圍繞發電行業我們也開展了很多工作,包括對發電行業配額分配方案的設計,包括我們對于發電行業碳交易相關培訓教材的編制。今年9月,為了更好地對發電行業進行動員,做好率先加入全國碳市場的準備工作,生態環境部召開了動員部署會,開展了大規模的培訓。下一步,我們還要進一步推進有關工作。推進有關工作的過程當中,我們要牢牢把握把碳市場作為我們國家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的政策工具的這樣一個工作定位,這是個非常重要的建立碳市場的初衷。
下一步,我們要進一步加快碳市場建設的相關工作,有幾大方面:一是相關法規制度的建設。我們要和有關部門一道,加快推動碳排放權交易管理暫行條例的出臺,這個條例非常重要,是我們建立碳市場運行的法律基礎。這個條例的出臺后,我們還要進一步陸續推動相關配套制度的出臺,這些相關的配套制度都在起草過程當中。只要這個條例作為上位法出臺之后,相關的配套制度可以很快發布。
三是進一步做好重點排放單位碳排放報告、核查和配額管理工作。在碳市場建設中,數據基礎是非常關鍵的,首先我們要做好配額分配,配額分配的基礎也是企業報送數據的質量,一環扣一環。前面我已經介紹了,我們在做2016、2017年重點排放單位排放數據的報告、核查相關工作,明年我們要啟動對于2018年相關數據的報告核查工作,這些數據的核查,對于我們制定配額方案具有非常關鍵的作用。而配額方案又是碳市場運行的非常重要的基礎。大家知道,一些國家碳市場運行初期的配額方案失之于松,最后使碳市場價格發生了劇烈的波動,對于碳市場的運行產生了很大影響,所以這些工作非常重要。為了加強核查工作,我們還要進一步加強第三方核查機構的培育和管理,對于發電行業來講,我們要進一步發布發電行業的配額分配技術指南。在這個基礎上,我們還要通過推動發電行業利用指南到企業去進行相關試算工作,進一步夯實我們的數據基礎,進一步夯實配額分配方案,使得它更符合實際情況,為我們在發電行業率先開展碳交易奠定良好的基礎。
2018-11-26 10:42:13
美聯社記者:
我的問題是關于在“一帶一路”項目框架之下,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一些政策。中國的機構正在大力投資很多“一帶一路”相關項目,很多還是涉及大量煤炭燃燒的項目,這在環境保護主義者團體當中引起了比較大的關注,他們特別是對“一帶一路”項目有很大的關切,中方是否會采取任何措施,去對沖這些項目可能造成的碳排放污染問題?
解振華:
“一帶一路”受到沿線國家的歡迎,所以現在各國在這方面都在進一步加強合作。你所關心的問題,“一帶一路”更多的是開展一些基礎設施建設,基礎設施建設確實有鎖定效應,就是說你采用什么樣的技術、什么樣的材料、什么樣的標準,可能就長期鎖定了一個排放情景,所以這個鎖定效應還是比較強的。我們現在開展“一帶一路”建設,中央已經非常明確了,“一帶一路”所有建設項目應該是綠色的、低碳的。所以實施的各種項目將采用最先進的技術,盡可能地節約資源、節約能源,實現最好的節能減排效果。不光是工業項目,其他的項目也應該采用中國國內現行的節能減排、應對氣候變化的標準,另外也可以參照世界上最先進的標準,做到既幫助這些地方的建設,又在這些地方實現減排。
另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現在各個國家應對氣候變化,無論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都在考慮應對氣候變化措施是不是影響了當地的經濟發展、影響了當地的就業。但是從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實踐來看,應該說這種擔心是不必要的。我說幾個大數,可以看看中國應對氣候變化是在努力走一條轉型的道路。
2018-11-26 11:28:16
光明日報記者:
機構改革以后,我國應對氣候變化的工作今后將如何開展?重點會在哪些領域發力?謝謝。
解振華:
他有切身體會,他也是從發改委轉隸到生態環境部,請李司長回答。
李高:
本次機構改革,應對氣候變化的職能劃轉到了新組建的生態環境部,這是黨中央、國務院對于進一步增強應對氣候變化與環境污染防治工作的協同性,增強生態環境保護整體性的重大制度安排。下一步,我們要在新的形勢下,進一步做好應對氣候變化的工作。總書記在今年5月的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上作了重要講話,剛才解振華特別代表在開場白當中也給大家介紹了,我們要按照總書記的要求,進一步落實好。下一步,在應對氣候變化工作當中,有幾個方面的重點。應對氣候變化涉及到非常廣泛的內容,涉及到各個行業,從來都不是一個部門能夠承擔的,不管以前具體的工作由國家發展改革委承擔也好,現在工作職能劃轉到生態環境部也好,并不是說以前應對氣候變化的事由國家發展改革委來辦,以后氣候變化的事由生態環境部來辦。大家看領導小組的組成就可以理解,領導小組是國務院總理做組長,成員幾乎包括所有的部委,它的范圍非常廣泛。這樣一個協調機構就是要發揮各個部門的作用,各個部門都有應對氣候變化的職責和工作,通過更好的協調配合,發揮各個部門的政策協同性,強化政策的效果。
另外,剛才我也提到了,應對氣候變化在新形勢下很重要的工作,是怎么樣跟生態環境系統的環境污染防治和生態保護工作實現統籌融合、協同增效,所以下一步我們在生態環境系統當中也有個怎么樣把應對氣候變化工作與生態環境保護更好地協調、協同的工作任務。將來應對氣候變化的工作,從監測到目標制定、政策制定、規劃制定,再到相關監督實施的工作,都要更好地跟環境污染治理、生態保護的工作協調起來。特別是我們國家在應對氣候變化領域已經提出了中長期的目標,生態環境領域有非常強的監督實施機制,怎么樣利用這樣好的機制推動國家目標的實現,也是下一步生態環境部更好地開展好應對氣候變化工作的很重要的方面。
還有一些其他的工作,我們國家提出了2020、2030年的目標,下一步我們要強化目標的落地,特別是要推動一些重點地方、重點行業,圍繞自主貢獻的目標,提出強化的達峰方案和路線圖,為國家目標的實現做出更大的努力。同時我們也要進一步考慮放眼2030年以后,考慮到我們國家發展的實際,考慮到應對氣候變化的需要,結合黨的十九大提出的我們國家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兩階段戰略安排,進一步研究更長遠的應對氣候變化的目標和任務。這都是我們下一階段很重要的工作。
2018-11-26 11:30:08
香港中評社記者:
即將舉行的阿根廷G20會議上也將探討氣候議題,這次峰會我方將會如何參與相關議題的探討,會提出哪些方案?謝謝。
解振華:
氣候變化在國際社會體系當中的主渠道是氣候變化公約體制。馬上就要召開卡托維茲氣候大會,剛才我也講了今年的任務,在這之前正好是G20。G20這些國家是經濟大國,也是氣候變化領域很重要的國家,所以我們希望這個會議能夠發出一個強烈的政治信號,這些經濟大國都應該繼續努力落實《巴黎協定》和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這樣一個信號發出來,對今年的卡托維茲大會是有很大的推動作用。阿根廷在氣候變化領域比較積極,而且參加會議的這些經濟大國,絕大多數國家的元首都很重視氣候變化工作,我相信在這個會議上,就氣候變化問題,大家會開展一些活動,也應該發出一個強烈的政治信號,推動今年年底的卡托維茲大會成功。
襲艷春:
再次感謝解主任,也謝謝李司長。謝謝大家,今天的發布會到此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