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節能用電約110萬度 綜合節能率達20%——
綠色園區這樣做 你也可以達到這個效果
中國經濟導報記者 白 雪
綠色園區這樣做 你也可以達到這個效果
中國經濟導報記者 白 雪
據統計,公共建筑面積占建筑總面積的比例不到30%,能耗卻占建筑總能耗的60%左右。對公共建筑進行有效的節能管理,是控制建筑能耗增長的重要途徑。
在江蘇省無錫市濱湖區建造西路777號國家集成電路設計中心內,有一個總建筑面積達72000多平方米的園區,這里便是隸屬于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的中科芯集成電路股份有限公司蠡湖園區(以下簡稱“中科芯蠡湖園區”)。為減少園區能源消耗,該園區陸續建設了屋頂分布式光伏電站等項目,并順利投入運行,每年節能用電約110萬度,綜合節能率達到20%。
中國經濟導報記者采訪中了解到,在我國類似的園區有很多,能源類型和使用方式也比較接近,所以該園區的綠色節能經驗具有可推廣性、可復制性。
從能源實際使用情況出發建設綠色節能項目
中科芯集成電路股份有限公司運營保障部副部長陳輝告訴中國經濟導報記者,中科芯蠡湖園區以電力能源為主,2017年度合計用電468.8萬度,其中中央空調(冷凍機、水泵、風機等)用電占35%以上,辦公用電占35%左右,生產性用電占20%,其他設備用電占10%。全年使用天然氣20.14萬立方米,用于冬季供暖和職工食堂。
對此,陳輝表示,園區從能源實際使用情況出發,結合本單位技術特長和產業發展規劃,在綠色節能項目建設方面主要立足以下兩個方面:第一,由于電力能耗是能耗主體,占總能耗的80%以上。中央空調用電是電力能耗的大戶,因此電力節能、空調節能是重點。第二,依托物聯網技術,通過綠色節能項目,創新管理手段、創新管理理念。
六大措施進行綠色節能項目建設
中國經濟導報記者了解到,中科芯蠡湖園區通過綠色節能項目的建設,每年節能用電約110萬度,綜合節能率達到20%,大家是不是也好奇他們是怎么做到的?讓我們跟隨陳輝走進園區一探究竟。
“該園區B1樓是園區主樓,我們在該樓樓頂安裝了1套太陽能熱水系統,主要用于B1樓生活用熱水。”陳輝介紹說,每支真空管可產熱水7.5升,日產熱水總量19.5噸,解決了冬季光照較好情況下B1樓員工生活熱水問題。
“在綠色照明方面,園區進行樓宇裝修時全部使用LED照明,使用率達到100%。”陳輝解釋說,全區內共使用各類型LED燈13000多只,總功率200KW,和普通節能燈相比LED燈能夠節能60%以上。值得一提的是,這些LED燈具都是中科芯自主生產的產品。同時,在使用LED照明的基礎上,運行過程中對電梯門廳等公共區域照明加裝人體感應器,進一步降低用電能耗,僅此項相比普通節能燈全年就可以節省用電36萬度。
“我們還在園區各建筑物樓頂安裝了面積4250平方米、裝機容量419KW的分布式光伏電站。”陳輝表示,該項目已于2016年12月29日順利并網發電。據陳輝介紹,該項目所發電量的99%以上自用,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建設,根據每月實際使用的光伏電站電量,按照市價電費一定折扣每月向投資方支付電費,2017年實際節省用電成本12.83萬元。該電站發電量和運行數據,由第三方平臺進行在線監控統計。
空調節能已成為國家公共建筑節能重點改造的方向,在中科芯蠡湖園區內,中央空調系統有水泵20臺、合計功率1170KW,一用一備。“為了更好地實現空調節能效果,我們主要對中央空調水泵變頻進行改造。”陳輝解釋說 “該項目2016年12月建成,經過一年多實際使用,系統節能率達到25%,年實際節省用電15萬度以上。”陳輝表示。
同時項目建設了由主站層、通信層和采集層構成的電力需求側管理平臺。該園區采集層合計80個采集點,分布B1~B6建筑群,實現電能結算點全覆蓋、重點用能線路針對性監測。該平臺2017年5月正式投入使用。陳輝介紹說,“平臺運行至今累計發現多處用能薄弱環節,提供6大項節能診斷,包括變壓器負載率、變壓器諧波狀況、功率因素、三項不平衡以及夜間異常用電等問題,提供了能源管理的基礎性數據。”
“此外,我們還開發了綜合管理的云平臺。”陳輝告訴中國經濟導報記者,云平臺利用感知技術、云計算技術、大數據技術、異構網絡融合技術、網絡傳輸加密技術,將各應用子系統、數據資源、網絡資源集成在統一的信息門戶之下,通過對各種數據的分析、處理,提供更多高級應用場景,實現各子系統之間的聯動管理和控制,從而進行高效、科學的集中式管理,降低運營成本、提高管理水平。據了解,該平臺由本單位物聯網技術團隊自主建設完成,2017年12月投入使用。
園區綠色節能項目建設具有可推廣性和復制性
了解了這一系列技術,大家是不是更想知道以上這些能夠產生多少節能效益呢?陳輝告訴中國經濟導報記者,該項目產生的直接節能效益顯著,其中LED照明相比普通照明,每年節省用電36萬度,光伏電站發電47萬度,水泵變頻每年節電15萬度以上,電力需求側和綜合云管理平臺發揮直接節能效益10萬度以上,還可以大大減少人工成本。
環境效益方面,園區綠色節能項目每年可連續減少用電約110萬度,按相關標準,相當于節約標準煤135噸(理論熱值)或440噸(火力發電煤耗),減少二氧化碳排放1096噸,減少碳粉塵299噸,減少二氧化硫33噸,減少氮氧化物16噸。
當然,除了直接節能效益,該項目還實現了很多間接的管理效益,陳輝表示,“通過電力需求側平臺和綜合管理平臺,達到精細化管理流程、提高管理效率、保障能源安全、消除管理盲區、優化調度機制的效果,從而助力建立一套長效節能管理機制。這是該項目建設的深層作用。”
在陳輝看來,全國類似于中科芯蠡湖園區的開發區、創業園數量眾多,能源類型和使用方式相近,具有可推廣性、可復制性。LED照明、屋頂光伏電站、水泵變頻、電力監測等技術成熟,施工過程中幾乎不影響正常科研、辦公。
同時,陳輝認為,該項目投資門檻不高,可以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方式,減少業主方資金壓力。總體上投資回收期4年左右,屬于較好的投資項目。
而作為綜合管理的云平臺,在陳輝看來,這對園區節能管理、物業管理等有很強的針對性、實用性,中科芯在此領域正在努力拓展市場,用更好的技術、更好的服務,讓更多的園區建設成為綠色園區,為美麗中國做出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