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部網站近日進行了243家太陽能企業中標名單公示,這意味著全國第三次太陽能家電下鄉招標結果基本格局已定。有業內人士表示,與前兩次招標相比,此次招標具有更多新變化,對今后太陽能行業將帶來長遠影響。而對太陽能企業來說,中標只是萬里長征走完了第一步,下一步的競爭仍將非常激烈,光有產品質量遠遠不夠,服務水平將直接決定新一輪太陽能產品下鄉能否立足以及成敗的關鍵。
相關數據顯示,第三輪全國太陽能家電企業下鄉招標活動于11月初舉行,全國286家太陽能企業報名參加。在此之前,太陽能家電下鄉分別已于2009年4月和2010年1月進行了兩次招標。第一次有133家太陽能熱水器生產企業參加角逐,其中92家企業中標。第二次參與競標的太陽能熱水器生產企業為186家,最終79家入圍,加上投標的第一輪中標企業89家,當年總計有168家企業中標。
有相關報道稱,此次招標將是太陽能熱水器納入家電下鄉政策以來最后一次公開招投標。因此這次招標將成為眾多太陽能企業借助“政策東風”開拓農村市場的最后一次機會,爭奪將會更加激烈。
“這次家電下鄉招標企業投標產品由原來的50個型號增加至80個。與此前兩次不同的是,所有新、老投標企業都將一視同仁。而且這次招標的評審面更加廣泛,嚴格程度也上升了。”山東力諾瑞特新能源有限公司市場總監劉建力說。
實際上,早在此次招標開始前,就有業內人士表示,此前中標太陽能家電下鄉的企業過多,容易造成終端市場競爭混亂。第三輪太陽能家電下鄉主管部門應加大審核和管理力度,不能讓一些不具備下鄉資質的企業混入下鄉行列。相關數據顯示,下鄉太陽能產品質量確實存在部分問題。在2010年財政部、商務部和工信部聯合公布的家電下鄉產品考核通報中,太陽能熱水器企業位居黃牌警告數第一,在26家被警告的下鄉生產企業中,熱水器占10家,在39家被警告的下鄉流通企業中,熱水器企業占一半。
“從當前太陽能企業下鄉現狀以及這次全國招標的情況看,太陽能企業中標只是千里之行的第一步。下一步最重要的是服務。服務水平如何,將是今后太陽能企業下鄉能否立住腳,能否打開農村市場的關鍵。”劉建力說。
劉建力認為,從當前行業暴露的問題提看,太陽能行業門檻低、質量參差不齊以及相對較大的利潤空間,直接導致了很多低價次品充斥農村市場,另外很多中小企業采取了城市和農村市場區別對待的服務策略,使很大一部分農村家庭喪失了后期服務的權利。伴隨著農村市場逐漸成熟,產品價格回落,許多中小企業不堪壓力相繼倒閉,更直接導致了許多熱水器成為無人救助的弱勢品牌。
“新一輪太陽能招標結果現在基本大局已定。下一步太陽能下鄉企業拼的就是服務。誰的工作起步得越早,誰的服務范圍覆蓋領域更廣,誰的服務內容更細致到位,誰堅持得更持久,誰就能從市場上勝出。”劉建力說。據悉,力諾瑞特在11月已率先開啟了第八屆百萬用戶回訪服務工程,此次用戶回訪服務工程將歷時兩個月,依托其2萬個銷售服務網點和5萬名企業員工,采用電話與免費上門回訪相結合的方式,從產品使用情況的了解與指導、客戶意見和建議的收錄、上門檢修和新老客戶購機讓利等幾方面全面解決購買太陽能熱水器的家庭售后服務問題。此外,力諾瑞特還將針對農村家庭做一次房屋結構、大小、太陽能使用情況的摸底,為未來中高溫太陽能產品下沉農村市場,配合新農村建設從根本上解決農村市場供暖問題,提供決策幫助。
有業內專家指出,太陽能家電下鄉在滿足農村市場需求,拉動內需以及提升國內太陽能熱利用行業整體水平方面都具有積極意義。從行業發展規律看,太陽能產品下鄉也必然面臨著從產品時代向服務時代的轉變。由于農村市場地域廣大,產品來源復雜,監管不易,在企業自身增強服務意識的同時,各地政府相關職能部門應切實履行責任,加強對農村太陽能產品質量和服務的有效監督,聚集多方力量促進太陽能下鄉形成持久的良性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