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北京市發改委有關負責人介紹,大興機場可再生能源建設在保障機場供能安全可靠的前提下,實現了多能互補,地源熱泵、光伏與常規能源的有機結合,環保、節能的社會效益與降低能源成本的經濟效益的有效統一,探索和開拓了機場未來的綠色能源新模式。屆時,在停車樓頂、貨運區屋頂、公務機庫、能源中心將完成太陽能光伏發電設施建設;在蓄滯洪區周邊、公務機樓、飛行區服務設施建設淺層地熱利用設施;在污水處理廠配置污水源熱泵。
可再生能源少不了太陽能。據介紹,大興機場在機場貨運區、東跑道、公務機區3塊區域建設了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年均發電量將達610萬度,約占機場總能源使用的1%。其中,在飛行區北一跑道鋪設的光伏系統,是國內首個架設在機場跑道周邊的光伏系統。該系統開辟了機場光伏應用的“新天地”,對未來民航領域進一步推進光伏系統建設和可再生能源應用的創新具有示范效應。
機場地源熱泵項目位于永定河蓄滯洪區內,將有效解決機場257萬平方米配套建筑,即功能用房的冬季供熱、夏季制冷。據介紹,整個系統將建設2個地源熱泵能源站。
作為一個占地超過4.1萬畝的大型機場,大興機場供電可靠性將全球領先,成為機場“電氣”新標桿。新增負荷初期(2025年)預計23萬千瓦,終期(約在2035到2050年間)飽和負荷44萬千瓦。預計電網配套工程全部建成后,將新增變電容量372萬千伏安,大興機場及臨空經濟區供電可靠率可達99.9999%,年均停電時間小于30秒。
(文章來源:中國財經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