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記者來到項目工程所在地,看到一陣陣白色蒸汽不斷從一口大井里噴涌而出,讓人宛如置身在穹頂之中。換熱站里,工作人員正在機房控制臺監測相關數據,機房里隨處可見工人們忙碌的身影。
“你現在看到的這口井就是我們500米深的地熱井,從這里面抽出來的水大概有80℃,在換熱站進行熱交換后,把自來水加熱到60℃,接著再回灌溫泉水,自來水就流向四面八方的管道為大家供暖。”當雄縣城地熱供暖建設項目負責人李友軍介紹。
據悉,當雄縣城地熱供暖項目分三期建設,總供暖面積70萬平方米,一期投資3000余萬元,供暖面約4萬平方米,在2017年下半年開始實施,2018年正式供暖,現已為當雄縣中學、縣法院、縣公安局、縣檢察院及縣羌塘文旅公司等單位進行供暖。二期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已經評審結束,接下來要做環評、設計、招標等后續工作。二期供暖面積約13萬平方米,投資約1.3億元,供暖單位有30余個,預計在今年4月底開工建設,爭取今年11月份結束,二期工程將覆蓋一些行政單位和企業單位。三期工程將會對民宅供暖,總面積40萬平方米左右。
“就我們學校而言,2018年暖氣已經通到了教室、師生宿舍,到處都很暖和,同時也為老師在開展正常教學活動提供了很大的便利。以前學生早上需要很早到教室來,穿很厚的衣服,而現在在教室只需要穿一件毛衣就可以了。”當雄縣中學教師尼瑪嘉措說。
公司有一項讓李友軍十分自豪的技術——除垢,現在公司已經為這項技術申請了專利,當雄縣的水有著非常豐富的礦物質,除垢可以保護管道不被腐蝕,增加管道的使用年限。記者在除垢池里見到了大量的塊狀白色物質,就是經過除垢技術清理出來的礦物質,同時經過除垢的清水還能循環再利用,切實節約了資源。
李友軍介紹,當雄縣城地熱供暖的優勢是綠色、環保、低碳,人體感覺也舒適,充分利用了當雄的地熱資源。在當雄縣,一個供暖季是8個月,從每年的10月份開始到次年5月結束,在藏區的供暖時間是最長的,供暖費56元每平方米,又便宜又環保,是一項惠及千家萬戶的民生工程、幸福工程。
李友軍表示,對于每一個項目,都以質量和安全為核心,以提高工程質量、消除安全隱患、降低風險、減少損失為工作目標。公司現在的主要工作是深入機房和場地,督促和檢查各項規章制度的執行情況,再接再厲,加強后續管理,努力提高服務質量,確保安全生產,切實把供暖工程這一順民意、解民憂的實事辦好、好事辦實,在保障供暖安全的同時,把服務做到位,讓大家一走進辦公室就能感受到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