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沐歌太陽能集團的答案是:從太陽能光熱產業默默無名的參與者,變成了今天的行業領導者!
但是征程仍在繼續。與中國眾多企業一樣,四季沐歌走出了經濟危機的陰霾,迎來了“十二五”戰略規劃。一位老總說過這樣一句話“拋開國家戰略談企業戰略是沒有意義的。”這不但是對企業謀略的一次考驗,更關乎整個行業的良性發展。
四季沐歌對此似乎胸有成竹。2010年它發布了“北斗星計劃”和“南方戰略”,用自己的方式向世人證明:作為太陽能行業新的舉旗手,我們已經領跑起來!
問鼎中原戰略為先
機遇,從來只青睞有準備的人。這一次,產業政策給了四季沐歌一次絕佳的機遇。
日前,中共十七屆五中全會審議并通過的“十二五”發展規劃中,首次明確提出將在未來5年內,政府直接投資4萬億元用于新能源、節能環保技術等9大行業的發展。
同時,“十二五”規劃再度明確提出了要把區域規劃放在更加突出和重要的位置,明確提出要將資源投入和發展重點向中西部區域傾斜。業內人士普遍認為,“十二五”規劃或將全面改寫太陽能光熱等新能源產業的發展史。
站在歷史的轉折點上,四季沐歌迅速提出了自己的戰略宏圖:在未來5年期間,整合全球資源,聚積由“產業驅動”成為“驅動產業”的力量,構建一個立體的產業系統。
四季沐歌太陽能集團總裁李駿進一步解釋5年戰略:“四季沐歌太陽能集團未來將圍繞兩條全產業鏈進行打造:第一條是生產制造的全產業鏈,從掌控原材料到最終的產品,在一個工業園完成;第二條是市場模塊的全產業鏈,研發、制造、營銷、服務、人才五位一體化,形成完整的商業系統。”
業內人士指出,未來的行業競爭將不再是個體公司之間的競賽,而是商業生態系統之間的對抗。從這個角度來說,四季沐歌的選擇極具戰略眼光。
此外,以北京為大本營的四季沐歌開啟了整合優勢資源的大門。2010年公司首次提出“北斗星計劃”和“南方戰略”,其中“北斗星計劃”,就是以北京為中心,連接遼寧、山東、江蘇、河南構成五大生產基地,籌建西南、華南兩個生產基地,實現對基地周圍市場半徑的輻射,完成全國戰略布局,從而實現企業的宏偉藍圖;而“南方戰略”,則是因為河南地理位置得天獨厚,其東接安徽、山東,北界河北、山西,西連陜西,南臨湖北,承東啟西、通南達北的地理位置,決定了其在全國經濟社會活動中的重要地位。在此建基地,產品輸出中西部地區均可以輻射。
回顧四季沐歌十年的發展歷史,正是我國太陽能光熱產業發展史的一個縮影。李駿表示:“第一個十年是整個產業尋找需求的十年,未來5年,將是需要助推產業升級的5年。目前,我國對能源需求快速增長和節能減排指標的迅速提高不僅對經濟社會發展造成壓力,還是推動新能源產業發展的巨大動力。作為新能源領域的重要產業,太陽能光熱必將在未來低碳革命中扮演主要角色。”
站在中國地圖的前方,李駿用軍事指揮家慣用的語氣詮釋著公司的戰略意圖:“我們所要做的,則是扎實內功、完善布局、借勢擴張!”
深耕細作產品基石
一個成功的企業,除了正確的戰略之外還必須輔助以優秀的執行力,四季沐歌深知這個道理。在產品創新和生產布局的征途中,四季沐歌始終不曾松懈。
2009年4月,四季沐歌確立在洛陽建立一個“太陽能光熱全產業鏈工業園”。一年半之后的2010年12月6日,占地231畝,總投資4.5億元,總建筑面積為12萬平方米的四季沐歌(洛陽)太陽能工業園正式落成。
四季沐歌(洛陽)太陽能光熱產業隸屬于洛陽市動力谷產業集群,主要以節能環保型內燃動力、電動動力和新能源動力為核心的三大動力體系,規劃在10年內,建成國內規模最大的動力產業企業集聚區、技術創新集聚區、市場集聚區;國內一流、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高端動力機械制造基地。
該產業集群是省委、省政府做強做大洛陽動力裝備產業的重大戰略構想,規劃在伊洛工業園區、澗西老工業集聚區、洛陽工業園區、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洛龍科技園區、偃師市產業集聚區等六個工業園區內,構筑產業提升區、產業擴展區、產業服務區三大產業功能區,建設九大產業集群,總規劃用地面積122.382平方公里,總投資1005億元,項目全部建成投產后,預計新增主營業務收入2585億元,利稅503億元。
根據四季沐歌下一步的規劃要求,原計劃利用3年時間實現全面達產,現將時間壓縮為兩年完成,其中最核心的戰略步驟是:著力打造洛陽產業鏈制造基地,形成集團內唯一一個集高硼硅玻璃管、真空集熱管、熱水器及其系統應用產品的產業鏈制造能力。為此,洛陽基地準備對四季沐歌(洛陽)產業基地實施如下推進計劃:加強技術研發,打造太陽能高能效產品、太陽能綜合熱利用產品、太陽能采暖系統,逐步研發太陽能空調產品,每年研發新產品不低于20款,申請國家專利不低于10項。
鼎定中原問天下。在立足洛陽的基礎上,四季沐歌決定從供應鏈管理方面提升企業的競爭力,在這樣的思路下,四季沐歌全產業鏈航天管開始投產。
與中糧集團打造的“從田間到餐桌”口號一樣,四季沐歌也正在構建自己的全產業鏈。礦砂——到高硼硅玻璃毛坯管——再到航天管,四季沐歌完全掌控了全產業鏈資源,融入最新航天科技(17.40,0.13,0.75%),創新推出新一代航天管,這是太陽能行業中四季沐歌所具有的獨特優勢。
探索似乎永無止境——大到產業園區,小到新興產品。近日四季沐歌開發出了全球首臺物聯網太陽能熱水器。由于率先掌握了物聯網技術的應用,占據了太陽能業發展的制高點,四季沐歌成功推出的全球首臺物聯網太陽能熱水器,不僅將太陽能行業的發展引領到一個全新的高度,也將為四季沐歌在新一輪產業洗牌中占盡先機。
李駿告訴記者:“走上去、走下去、走出去”一直是四季沐歌的核心構想。其中走上去,不僅解決的是簡單的進城,更是產品和品牌的升級。“產品升級,包括技術升級,比如互聯網、物聯網等技術的運用;產品與建筑的融合;產品不斷滿足消費者個性化、差異化、區域化功能的需求等。”
顯然,在太陽能光熱產業下一個十年來臨之際,四季沐歌已經做好了行業領跑的準備。
領跑未來文化導航
中國的企業中一直流傳著這樣一句話:一流企業做文化,二流企業做服務,三流企業做標準。
十周歲的四季沐歌,如今思考的是,如何在未來的城市市場競爭中成為行業領頭羊?四季沐歌意識到,這不單單是一次數字盈利的博弈,更是一場企業文化內涵的較量。
多年來,四季沐歌一直履行著創新、責任、品質、綠色、無邊界精神的承諾。在2008年底,國際金融風暴波及我國,導致中國大量出口企業紛紛倒閉,大量的失業人員。在當時的背景下,四季沐歌利用太陽能這個朝陽產業和良好的企業平臺,心系民眾,牽手團中央,于2009年5月22日,在京啟動青年就業創業——“陽光就業創業行動”項目。
該項目為期一年時間,累計投入1300萬元運營資金,在全國16個省,200個縣,開展200場免費“太陽能銷售與服務技能”等實用技術技能培訓,培訓20000名懂技術、善經營的太陽能銷售與服務、市場營銷、經營管理、家電維修等方面的實用型人才,并通過見習、加盟、提供創業支持等措施,切實為農村青年就業創業提供服務。
2010年,共青團中央青年就業創業見習基地落戶四季沐歌(洛陽)太陽能工業園,這充分證明了團中央對四季沐歌的信任,看好太陽能這個朝陽產業,肯定四季沐歌品牌在市場中的地位及影響力。
此外,聯合國工發組織國際太陽能中心(洛陽)光熱產業與技術研發基地也在四季沐歌(洛陽)太陽能工業園落成。隨后中國農村能源行業協會——太陽能利用工職業技能培訓基地,也落戶四季沐歌(洛陽)太陽能工業園,該培訓基地不僅對企業員工進行培訓,還要吸納更多有志從事太陽能行業的社會人員參加。協會領導希望通過該基地的建立,培養出一大批技術精湛、經驗豐富的太陽能熱利用從業者,為太陽能事業的發展和新農村建設貢獻力量。
回顧十年前,依靠20萬元貸款起步的四季沐歌一路走來,離不開經銷商的努力和員工的支持。為此四季沐歌在2010年打造了一個以員工、經銷商為核心群體的企業內部公益基金——家基金,以“我+你=一個家”的理念,集企業內部每個人的力量,讓小捐款變成大善款,隨時幫助大家庭中需要幫助的人。
據悉,“家基金”有專門的管理委員會管理,成員主要是由員工代表、經銷商代表組成,負責制定“家基金”章程及運營規范,家基金的管委會成員采用輪換制,以公開、公正、公平為原則,讓大家享受到家的溫暖和愛的力量。誠信、健康、可持續,創百年企業,打造“永久經銷商”。
“在接下來的5年中,四季沐歌員工和經銷商必將以全新的姿態,共同推動‘主導未來太陽能光熱競爭格局’這一宏偉目標的實現。”四季沐歌董事長徐新建充滿信心地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