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国产精品人妻av,我在野外截取一段视频,天堂网2018,少妇人妻呻呤

歡迎來到清潔供熱分會!
掃碼關注我們
您所在的位置:
工業園區清潔供熱市場潛力大,混戰中誰將崛起?
時間:2020-03-02 來源:互聯網
分享到
我國工業熱力需求占熱力總需求的70%左右,南方地區化工、紡織、食品、醫藥等產業聚集,是我國工業熱力消費的重點區域。在大氣污染防治工作的深入推進下,長三角、珠三角等南方地區的工業用熱清潔替代市場開始崛起。

 

工業園區匯集了眾多用熱單位,用熱量巨大,蒸汽需求更加集中化和規模化,更易形成規模經濟效益和環保效益,全國各地出臺各項政策推動工業園區淘汰小鍋爐,推行大規模集中供熱,這使之成為南方清潔供熱市場的主戰場。

 

各方混戰工業園區供熱市場

 

我國各類工業園區當前已超兩萬個,南方地區依托經濟的高速增長,工業園區更是在近幾年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工業用熱需求逐年攀升。

 

在國家產業升級背景下,長三角、珠三角地區的多個省市在近期出臺的能源規劃、生態環保、產業發展等相關政策中,均強調重視工業園區的供熱建設和高能耗供熱轉型。

 

自2017年北方清潔供暖市場集中爆發至今,北方主要地區的清潔取暖改造已告一段落,清潔供暖市場已經形成一定的產業規模,培育了一批成熟的上游設備制造商和具有工程經驗的供熱項目運營商,眼下,北方清潔供熱市場面臨財政補貼退坡,增量市場縮小,分食者增多的不利形勢,原先積極布局北方市場的清潔供熱企業亟待開啟新的儲備市場。

 

一邊是逐漸收窄的北方市場,一邊是潛力巨大的南方市場,有遠見的北方企業已經開始南下,投身南方工業園區供熱替代的藍海市場。 

 

通常而言,工業園區蒸汽用熱需求量大,一般以園區周邊熱電廠、園區內自建集中式鍋爐供熱為主,近兩年,浙江、江蘇、福建、廣東、四川等地密集出臺相關政策,要求加快燃煤工業鍋爐替代及清潔改造,推動有條件的園區完善園區集中供熱設施,積極推廣集中供熱。

 

除江西百通能源、廣東長青集團等較早布局這一市場的本土能源企業外,在政策引導下,更多從事清潔能源集中供熱業務的北方熱力企業也看到了這一機遇,如聯美控股便是其中之一。

 

聯美控股是東北地區規模最大、效益最好的熱源、能源企業之一,憑借在供暖行業積累的深厚優勢,以及先進的生物質熱電聯產技術,聯美控股正在密切關注南方供暖市場,相關負責人已不止一次在公開場合表達進軍南方工業蒸汽市場的決心。在國家級醫藥高新區山東泰州醫藥開發區,聯美控股已成為唯一的生物質熱電工業蒸汽供應商,這也將為其進一步南下打開工業園區蒸汽市場奠定基礎。 

 

工業園區傳統的集中供熱以燃煤鍋爐、燃氣熱電聯產為主,更為新型的集中供熱替代方案以則以生物質和工業余熱為主。2019年《國家能源局綜合司關于請報送生物質鍋爐清潔供熱有關情況的通知》中提出積極推進生物質鍋爐清潔供熱在中小工業園區的應用,減少燃煤消耗、節約天然氣,未來,以生物質集中供熱技術為代表的北方企業或將進一步加快南下的步伐。

 

南方工業蒸汽市場相較北方的清潔供暖市場,更加市場化,經濟性是最大的競爭力。對于習慣了政府主導的北方供暖市場的企業,要進一步提高供熱經濟性,以適應更為市場化的工業園區供熱市場。 

 

綜合能源服務商將異軍突起

 

除了南北方的傳統熱力企業積極投身工業園區供熱外,新興的綜合能源服務商以一種新型的解決方案開始搶占工業園區市場。

 

綜合能源服務具有集成供電、供熱、供冷、供氣、供電氣化交通等多種能源供應的特點,工業園區的特點是用能大,能源種類比較豐富,包括電力、燃氣、冷、熱、風電、光伏和儲能等,被視作是綜合能源服務的主戰場。

 

2019年,綜合能源服務和泛在電力物聯網市場市場加速發展,除熱力企業外的電力、燃氣和新興的綜合能源服務企業也將目光聚焦到大型工業園區,其中不乏擁有廣泛客戶資源的傳統電網企業、燃氣企業設立的綜合能源服務公司。

 

對大多數工業園區,負荷存在用電、用熱、用冷等多種用能需求,節能空間廣,因此具有利用多能互補、源網荷儲協同技術為工業園區提供綜合能源服務的需求,以滿足園區多樣化的能源需求,提高供能質量,為用戶節約用能成本。

 

2018年6月14日,國網安徽綜合能源服務有限公司、國網滁州供電公司與蘇滁現代產業園簽署綜合能源服務戰略合作協議,三方就蘇滁現代產業園電網規劃建設、能源供給、綜合能源服務等方面達成戰略合作。這是安徽省首個綜合能源服務試點園區。

 

2019年,國網浙江綜合能源公司開始探索園區級泛在電力物聯網的浙江模式,其計劃在湖州南太湖產業集聚區長興分區打造成園區類綜合能源供應和服務的示范項目,在商業模式創新上,實現橫向“電熱冷氣汽水”能源供應多品類之間,縱向“源網荷儲用”能源供應多環節之間的生產協同、管廊協同、需求協同以及供需互動,具體體現為“配售一體+多種能源供應+更多增值服務”。

 

當前,工業園區的綜合能源服務尚處示范階段,尚不具備商業化推廣應用條件。短期內其將對新建園區的供熱市場產生影響,存量園區暫時無法沖擊。

 

但綜合來看,工業園區以電能管理為核心,結合電、氣、熱等多種用能需求,搭建多元信息交互的綜合能源服務公共平臺將是主流趨勢,工業園區采用綜合能源解決方案將是大勢所趨,以傳統供熱業務為立足點的企業應看清這一發展趨勢,主動轉型為綜合能源服務商,或通過多方合作等方式,積極應對工業園區向綜合用能服務方向轉變的市場挑戰。

【稿件聲明】:
文章轉載自合作媒體或其它網站,僅為傳播信息,不意味著贊同文中的觀點或證實文中的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若有侵權行為,請聯系我們盡快刪除。本網站標注原創文章,轉載請注明來源:CCMSA清潔供熱分會。

CopyRight 2022 清潔供熱分會 版權所有 京ICP備19042900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