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的區別是使用了相同量的光,并已經證明,以低廉的成本重新分配電力并大幅提高純凈水的生產速度是可能的。在傳統的膜蒸餾中,熱鹽水從片狀膜的一邊流過,而冷的過濾水從另一邊流過。溫度差造成蒸汽壓差,使水蒸氣從受熱的一側穿過膜,進入較冷的低壓一側。擴大這項技術的規模是困難的,因為膜上的溫度差會隨著膜的尺寸增大而減小,從而潔凈水的產量也會減少,萊斯大學的“納米光敏太陽能膜蒸餾”(NESMD)技術:
通過使用吸光納米顆粒將膜本身轉化為太陽能驅動的加熱元件來解決這一問題。東加爾和同事們,包括這項研究的共同首席作者亞歷山德羅·阿拉巴斯特里(Alessandro Alabastri)在內,在膜的頂層涂上了廉價商用納米顆粒,這些納米顆粒的設計目的是將80%以上的太陽能轉化為熱能。太陽能驅動的納米顆粒加熱降低了生產成本,工程師正在努力將這項技術推廣到沒有電力供應的偏遠地區。LANP主任娜奧米·哈拉斯(Naomi Halas)和研究科學家奧拉·諾伊曼(Oara Neumann)首次證明了NESMD中使用的概念和粒子。
他們都是這項新研究的共同作者,在本研究中,哈拉斯、東加爾、阿拉巴斯特里、諾伊曼和LANP物理學家彼得·諾德蘭德(Peter Nordlander)發現,可以利用入射光強度與蒸汽壓力之間固有的、此前未被承認的非線性關系。物理學家、萊斯大學電氣和計算機工程系德州儀器研究助理教授阿拉巴拉斯提用一個簡單的數學例子來描述線性關系和非線性關系之間的區別。如果你取任意兩個等于10——7和3、5和5、6和4的數,如果把它們加起來,總能得到10。
但是如果這個過程是非線性的,可以在加之前把它們平方,甚至是立方。如果有9和1,那就是9的平方,或者81,加上1的平方,等于82。這比10要好得多,10是線性關系的最佳值。在NESMD例子中,非線性的改善來自于把陽光集中到小點上,就像一個孩子在陽光明媚的日子里用放大鏡一樣。把光集中在薄膜上的一個小點上,會導致熱量的線性增加,但加熱反過來又會導致蒸汽壓的非線性增加。壓力的增加使更多的凈化蒸汽在更短時間內通過膜。
也證明在更小的區域里有更多光子總是比在整個膜上均勻分布光子要好。作為一名化學家和工程師,花了超過25年的時間在光敏納米材料的使用上開創了先河,這種非線性光學過程提供的效率是重要的,因為缺水是世界上大約一半人的日常現實,而高效的太陽能蒸餾可以改變這一點。除了水凈化,這種非線性光學效應還可以改善利用太陽能加熱驅動光催化等化學過程的技術。例如,LANP正在開發一種銅基納米顆粒,用于在環境壓力下將氨轉化為氫燃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