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發了節能高效的糧食干燥核心技術及裝備。該項目開發出新型節能的旁熱式輻射與對流聯合加熱谷物緩蘇干燥工藝,實現了系統熱耗較一般順流干燥系統降低10%以上。構建了長期能源替代規劃系統(Long-rangeEnergyAlternativesPlanningSystem,LEAP)的干燥能耗、排放以及成本評估平臺,可實現糧食干燥行業的多指標、多情景、多種機型的長效能耗、排放和成本指標的預評。針對入庫前糧食干燥過程中的大滯后、非線性、大超調和強耦合等自動控制難點,開發了多指標的糧食干燥系統建模與智能控制模塊體系。
創新了電熱儲能式糧食干燥裝備及體系。該項目系統開發了電熱儲能式糧食干燥熱風工藝及核心裝備,提出了收集地區夜間閑置和廉價的低谷電和風電地區棄用電方案,實現了熱能轉換式儲存。完成了多種類型糧食的穩定和持續干燥,烘干綠色熱源提供了解決方案。研究成果中高電壓、大功率電熱儲能式糧食干燥換熱工藝技術可實現超過95%的熱效率轉換,達到污染物零排放。配套的電熱儲能式糧食干燥熱風裝備可作為熱源代替燃煤熱風爐,并為處理量300噸/天糧食干燥機提供穩定熱風,實現了高壓、超高壓電能直接轉變成熱能存儲技術的落地應用。
研制了糧食就倉干燥-調質的關鍵技術與設備。該項目研發了面向高大平房倉的儲糧就倉水分調控關鍵技術。開發了適合大型國家糧食儲備庫的就倉干燥和調質關鍵技術及裝備,實現了單次1500噸偏高水分糧就倉水分調控。開展了糧食就倉干燥、調質保質、保質保鮮等通風工藝研究,開發了移動式立體就倉干燥技術、間歇式稻谷水分調質技術、稻谷烘干儲藏一體化通風技術及過程流體動力學仿真模型,并形成了相應的技術工藝。相關成果已在南京、淮安、泰興、靈山、衢州等地儲備糧庫開展了應用示范。
建立了糧食干燥能源利用及運行能效評估體系。該項目開發了一套用于糧食干燥能效評估的軟件,為糧食干燥設備的運行管理提供了在線監測和控制,輔助增強了糧食干燥作業的能源利用效率。通過對糧食干燥設備運行數據的實時監測,提出優化方案,有效降低化石能源的消耗量,實現了糧食干燥過程中的節能減排。
形成了多種典型農戶型糧食烘干服務模式。該項目開發了4種自然通風、機械通風、就地干燥、兩步干燥等與農戶儲糧倉配套的糧食干燥技術。摸索形成了糧庫烘干中心模式,糧食經紀人模式,農民合作組織模式,加工廠烘干中心模式,糧食銀行模式等5種技術農村糧食產后服務與經濟運行模式。建立了5個農戶干燥技術培訓基地,累計培訓農戶干燥技術骨干1000余人,技術輻射涵蓋了東北玉米主產區、黃淮海小麥主產區以及南方稻谷主產區。
該項目完成了任務書規定的研究內容,研究成果為糧食的節能干燥提供了技術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