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年天然氣在全球一次能源消費占比為24.7%,次于石油的31.2%、煤炭的27.2%,排第三位。相比之下,2020 年我國國內的天然氣占一次能源消費占比僅為8.2%,而煤炭為56.6%、石油為19.6%。
我們國家要改變能源結構,大幅提高天然氣占比勢在必行。如今,許多城市出臺政策,禁止建設燃煤電廠。像北京地區的城市供暖,如今幾乎全部使用燃燒天然氣的熱電廠來供應。沿海比較發達的城市中,廣州市天然氣發電比例也很高。
2021 年上半年我國天然氣供應量為1885.8億立方米,同比增長15.76%。疫情得到基本控制后經濟強勁復蘇的中國,正趕上國家大力推行兩碳工作,天然氣需求增長明顯快于其他能源。
天然氣不同于煤炭和石油,定價方式相對比較復雜。管道氣和LND(液化天然氣)價格偏差較大。歐洲地區普遍使用俄羅斯的管道天然氣,而中國則以使用LNG為主。
2020 年,我國進口天然氣10166 萬噸(約1403 億立方米),同比增長5.3%。其中,液化天然氣進口量6713 萬噸,同比增長11.5%,氣態天然氣進口量3453萬噸,同比下降4.9%。天然氣在我國不僅僅是用于燃燒發電,現在的居民生活用氣大多采用管道天然氣供應,而且還有大量的老舊小區正在進行改造,北方還有很多使用天然氣采暖爐供暖的,而且還有大量的汽車、重型貨車使用天然氣,天然氣價格突升對我國居民的正常生產生活影響巨大。
碳中和背景下,我國用于天然氣發電等需求占比提升。而海外LNG方面,由于LNG投資大、技術要求高,天然氣豐富的海灣地區對液化天然氣興趣不大,新投產項目較少。所以今年以來天然氣價格暴漲,這樣的情況對我國十分不利。
2021 年上半年我國國內天然氣產量10453億立方米,同比增長10.9%,天然氣對外依存度達到44.62%,看似遠低于石油80%的對外依存度,但我國天然氣需求正處在快速上升期,而國內天然氣儲量明顯不足以應對需求增長。所以未來還是要進口天然氣。
而此次全球范圍內天然氣價格暴漲給我們敲響了警鐘。天然氣與民生息息相關,價格應該在國家掌控中保持相對穩定,像歐洲地區由于絕大多數天然氣通過管道來自俄羅斯,經常遭到俄羅斯的能源訛詐,甚至僅僅是有管道經過的烏克蘭也能以此威脅歐洲各國。我國的天然氣價格一般隨行就市來確定,而本輪國際天然氣價格暴漲將對我國天然氣用戶產生極大影響。
天然氣不同于煤炭和石油,一般來說和石油伴生,有煤層氣和石油氣之分。像四川這樣的集中出現大氣田的情況比較少見,而且頁巖氣已經成為如今天然氣勘探的重點,。中國的頁巖氣可采資源量達 21.8 萬億立方米,居世界第一。可供中國使用80年,相信隨著大量頁巖氣的開發,中國將逐漸解決氣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