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熱發電項目招標遭“冷遇”,這與其“兄弟”光伏發電項目此前招標時的火爆景象形成鮮明對比。昨日,中國首個光熱發電特許權項目鄂爾多斯50MW工程在北京開標,僅有三家企業投標。“技術、成本和政策是限制國內光熱發電發展的三大因素。”中商流通生產力促進中心分析師宋亮表示。中國太陽能產業聯盟網
成本嚇退民企21tyn.com
據了解,鄂爾多斯50MW工程是全國首個太陽能商業化光熱發電項目,預計最初年發電量為1.2億千瓦時。計劃總投資16億元,招標主體包括單個體和聯合體。項目內容包括設計、投資、建設、運營、維護和拆除50MW的太陽能熱發電站,項目建設期30個月,特許經營期為25年。中國太陽能產業聯盟網
此次共有11家企業購買了標書,但是最終只有國電電力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大唐集團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廣核太陽能開發有限公司三家企業投標。21tyn·com
“光熱發電項目的投資成本較高。”廈門大學中國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表示。據了解,光熱發電規模越大,成本越低,目前業界普遍認可的規模是1000兆瓦,屆時發電成本能降低至0.7元每千瓦時到0.8元每千瓦時,但每千兆瓦規模建設需200億元的前期投資,讓許多企業望而卻步。21TYN.COM
林伯強指出,此次參與競標的三家企業都是國企,以歷次特許權招標來看,國有企業的長遠戰略意圖明顯,財力雄厚的國企在投標時的價格都比較低,難以盈利,甚至是虧損。而大多民營企業更愿意看現實的回報。www.21tyn.cn
“上網電價是特許評標的重要指標,依照此前光伏發電項目招標時"價低者得"的辦法,此次的競標價也不會高,而這樣容易形成惡性競爭。國家應該引導、鼓勵民營參與投標,可以以國企與民企合作等方式進行。”林伯強強調。
技術瓶頸待解21tyn.com
事實上,中國2007年頒布的《可再生能源中長期發展規劃》就已明確計劃在內蒙古、甘肅、新疆等地選擇荒漠、戈壁、荒灘等空閑土地,建設太陽能熱發電示范項目,并預計到2020年,全國太陽能光伏電站總容量達20萬千瓦、太陽能熱發電總容量達到20萬千瓦。21tyn.cn
值得一提的是,太陽能發電利用的兩大技術流派,也一度引發業界關于光伏與光熱的優劣之爭。“光伏發電與光熱發電各有千秋。”宋亮表示,光熱發電顧名思義是通過太陽能光轉化為熱能,通過熱裝置再轉化為動能,動能再轉化為電能。其避免使用硅晶片,相較于光伏發電更環保。但光熱發電受天氣影響很大,弱光條件下發電不如光伏。中國太陽能產業聯盟網
而技術是專家公認的光熱發電存在的最主要瓶頸之一。由于中國企業光熱技術相對欠缺,此次參與投標的國有電力集團都是與提供技術的國外企業捆綁進行投標。其中,中廣核太陽能的合作方為德國太陽千年有限公司。太陽能產業聯盟
“光伏發電從技術、裝置等方面都比較成熟,而光熱發電相對來說整套技術還不夠成熟,目前仍需借助國外技術來實現。”宋亮指出,目前來看,不適合大規模地上馬光熱發電。www.21tyn.cn
林伯強則指出,新能源是未來發展方向,目前光熱發電和光伏發電應共同發展,但光熱發電的技術要求更高。“未來誰將成為發展主流,最主要是誰先得到技術瓶頸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