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劃指出,“十四五”期間,綠色建筑建設規模持續擴大,發展質量效益穩步提高,綠色建筑全產業鏈發展不斷成熟,民用建筑健康性能不斷完善,老百姓對綠色建筑的獲得感不斷增強,綠色建材得到廣泛應用,綠色建造方式全面推廣,建筑領域綠色發展水平明顯提高,新建建筑能效水平穩步提高,超低能耗建筑實現示范應用,既有建筑綠色化改造有序推進,清潔及可再生能源應用比例提高,重慶市建筑用能總量增速放緩,部分領域用能強度下降,建筑能源消費結構逐步清潔化、低碳化。
根據《規劃》,2025年,重慶市將力爭城鎮綠色建筑占新建建筑比重從2020年的57.24%提升到100%;重慶市新建建筑中綠色建材應用比例將由60%提升到70%。
“十四五”重慶市綠色建筑主要工作目標
規劃提出:
重慶市綠色建筑品質提升任務目標。
到2025年末,城鎮綠色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達到100%,建成星級綠色建筑1000萬平方米。二星級以上的高星級綠色建筑重點發展區域為主城都市區,渝東北三峽庫區城鎮群、渝東南武陵山區城鎮群結合實際積極發展高星級綠色建筑和綠色生態小區示范工程。
重慶市綠色生態城區示范任務目標
以廣陽島、科學城、智慧園、藝術灣、生物城等為重點片區,開展高質量綠色生態城區建設,引導建筑綠色低碳規模化發展。到2025年末,綠色生態城區內實現新建綠色建筑面積比例達到100%,其中一星級以上面積比例達到100%,二星級以上面積比例達到40%,三星級以上面積比例達到5%。
規劃提出,結合重慶市氣候、資源條件,因地制宜地開展建筑太陽能系統應用示范,推進城鎮新建公共機構建筑、新建廠房屋頂應用太陽能光伏。鼓勵農村建筑使用太陽能系統。
重慶市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任務目標
以區域集中供冷供熱為重點,在悅來生態城、仙桃國際數據谷、廣陽島、九龍半島等重點區域發展分布式能源。“十四五”期間,重慶市地熱能、空氣熱能建筑應用面積新增500萬平方米,其中,主城都市區完成400萬平方米,渝東北三峽庫區城鎮群完成75萬平方米,渝東南武陵山區城鎮群完成25萬平方米。因地制宜地開展建筑太陽能系統應用示范,推進城鎮新建公共機構建筑、新建廠房屋頂應用太陽能光伏。
重慶市綠色建材推廣應用任務目標
大力發展綠色建材產業,帶動建材工業轉型升級,積極開展綠色建材產品認證工作,引導本地建材企業按綠色建材要求轉型升級。開發綠色建材采信應用數據平臺,建立綠色建材產品數據庫,制定綠色建材認證推廣應用方案,落實綠色建材應用比例核算制度,培育綠色建材生產示范企業和示范基地。到2025年末,全市新建建筑中綠色建材應用比例超過70%,二星級及以上綠色建筑、綠色生態住宅小區應用二星級及以上綠色建材的比例不低于60%。
重慶市超低能耗建筑、近零能耗、低碳(零碳)建筑示范任務目標
開展超低能耗、近零能耗、低碳(零碳)建筑的適宜技術路徑研究,編制《超低能耗建筑技術標準》,積極開展超低能耗建筑工程示范,探索近零能耗、低碳(零碳)建筑試點,強化近零能耗低碳產品和技術支撐。到2025年末,建設超低能耗、近零能耗、低碳(零碳)建筑示范項目30萬平方米以上。
規劃提出,探索建立財政資金參與的綠色融資的風險補償機制。鼓勵金融機構對政府綠色建材采購等各類綠色建材消費給予差異化的綠色融資支持。打造一批綠色金融支持綠色建筑示范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