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2年1月以來,地方兩會陸續召開。從經濟目標到民生實事,各地如何規劃新一年的發展藍圖,也是人們關注的焦點。
其中在供暖領域,清潔供暖作為重點民生工程,黑龍江、陜西、福建、四川、山東等地的兩會代表紛紛就清潔取暖相關事宜提出了具體的意見和建議。
黑龍江省人大代表馬成果:扎實推進綠色低碳發展,產業綠色低碳轉型,對于龍江企業來說,是挑戰更是機遇。黑龍江省作為農業大省,秸稈源豐富。秸稈作為燃料,具有“碳零排放”及可再生清潔能源的優勢,是目前降碳、減排最為簡捷有效的途徑,也是未來清潔能源發展的必然趨勢。
陜西省政協委員司孜平:在市場經濟下,商品交換必須遵循自由交換法則。熱能屬于商品,不能游離法則之外,不取暖,就應不繳費。若僅因線路經過就收熱損失費,那電力、天燃氣、鐵路、道路、自來水、電信都應收取基本費,此種邏輯顯然不通。“基本熱費”可能對“蹭熱”用戶起到抑制,但依舊無法改變線路熱損失、空置房蹭熱、相鄰住戶熱能耗散得不到補償現象,無法解決實質問題。
福建省政協常委、民進省委會專職副主委林全金:推進現有建筑節能改造,大力推廣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探索超耗及近零能耗建筑建設。加快發展光伏建筑一體化和節能建筑,按先增量后存量的順序,有序推進建筑節能。推進公共機構率先開展空調系統綠色化改造,率先使用太陽能、空氣能等清潔能源提供供電、供熱、制冷服務。
四川省人大代表肖劍:要高度重視供水供電供氣供暖設施的安裝質量,及時出臺相關細則,更好滿足人民群眾需求,努力把實事辦實把好事辦好。
山東省政協委員、中國民主同盟盟員茹立顯:引導發展一批優質的清潔能源設備制造企業,以“自動化、信息化、智能化、訂制化”為目標,引導企業不斷發力清潔能源多能互補系統的研發、制造及綜合應用探索,固化產業標準,推進技術升級,降低生產成本,提升產品及服務質量,形成行業的升級發展。
由此可見,隨著供暖工作日益朝著清潔化、智能化方向邁進,綜合能源服務企業供熱業務景氣度有望持續提升,打造零排放、低碳的新型供熱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