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南城在大力推進農村物質文明建設的同時,十分注重精神文明創建,努力倡導一種文明向上、健康環保的“低碳”生活方式。目前,該縣大多數農村群眾在置辦年貨時,眼光已從單純的講究家庭實用轉變為講究社會環保。
賴村鎮圍足村村民肖金水告訴筆記,“國家一直在提倡低碳生活,以前總覺得離我們太遠。但仔細想一想,對我們老表來講,平常省水省電、少用化肥農藥,也算是一種‘低碳’生活!。”在新農建設中,做飯用干凈低碳的沼氣逐步淘汰了燒柴火,出門有電動車作為代步工具。“我跟他結婚,只講了一個條件,要建一口沼氣池。我倆想著多養幾頭豬,豬糞填充沼氣池,再利用沼液、沼渣種蔬菜和瓜果,利用科技發家致富!”剛出嫁到長勝鎮真君堂的李芳靦腆的說。而現在,農村里的年輕人開始把太陽能熱水器、電動車、沼氣池等作為自己結婚“三大年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