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12月5日到6日在安徽合肥召開的“2009全國太陽能熱利用行業年會暨高峰論壇”上了解到,2009年,我國太陽能熱水器年產量達4200萬m2,比去年增長35.5%,年新增二氧化碳減排量達135.2萬噸,減排二氧化硫達2萬噸。太陽能熱水器總保有量達1.45億m2,每千人擁有集熱器面積達107.4m2。中國太陽能熱利用專業委員會秘書長霍志臣告訴《中國能源報》記者,目前家庭用太陽能熱水器的年產量約為3700多萬m2,按照全國共計有4億個家庭,每個家庭安裝太陽能熱水器面積為2m2計算,這意味著目前全國近1/5的家庭裝上了太陽能熱水器。
冬天用太陽能將不再添“堵”
眼下正值寒冬季節,太陽能熱水器正迎來“大考”。據中國質量萬里行促進會最新調查顯示,我國近七成太陽能熱水器冬天存在安全隱患,超過50%的太陽能熱水器無法滿足消費者需求。據皇明太陽能集團市場部部長于大鵬介紹,太陽能熱水器質量好壞的最重要標準就是冬天好不好用,眾多消費者選擇熱水器的時候并不知道,直到使用時才發現冬天恰恰最需要使用熱水。他表示,太陽能熱水器的材料如果不能耐凍,就會發生堵塞、漏水、集熱效率差等問題。
對此,全國太陽能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秘書長賈鐵鷹在接受《中國能源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旨在規范材料選用問題上的《家用太陽能熱水系統主要部件選材通用技術條件》國家標準目前已審定通過,并有望在明年3月正式頒布。
中國太陽能熱利用專業委員會主任羅振濤指出,必須通過太陽能熱水器技術標準保證產品的使用壽命、可靠性和穩定性。國家標準的實施和貫徹執行,不但維護了消費者的利益,更提升了太陽能熱利用行業的技術水平,促進了行業的良性發展。
“根據國家規劃,今后兩年內還將有15項熱利用方面的國家標準,包括零部件、技術和太陽能熱水系統工程等方面的將陸續制定、出臺。目前,全國標準化委員會等機構正在制定太陽能熱水器的‘能效限定值及其評價等級’強制性國家標準。”賈鐵鷹說。
進城、下鄉、出海三不誤
目前,“太陽能下鄉”運動正如火如荼地進行。據全國家電下鄉信息網統計,截至10月31日,電、燃氣和太陽能熱水器下鄉總臺數為538716臺,其中太陽能熱水器300688臺,占55.8%。而據中國農村能源行業協會太陽能熱利用專業委員會的統計,全國市場上銷售的太陽能熱水器在三大熱水器總銷量中約占56.7%,超過電、燃氣熱水器的總和。
中國太陽能熱利用產業聯盟輪值理事長、清華陽光公司總裁吳振一對此表示,太陽能熱水器占據熱水器產業半壁江山,不僅僅借助于“太陽能下鄉”的推動,也應歸功于城市工程市場。
一直以來,太陽能熱水器在全國各大城市的應用普及率普遍不高,一些小區物業公司和開發商以“破壞建筑美觀”,以及“安裝在高層建筑物存在安全隱患”等為由拒絕太陽能熱水器“進城”。這樣的情況目前正在改變。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副研究員胡潤青告訴《中國能源報》記者,目前,全國各地政府相繼出臺高層建筑物強制安裝太陽能熱水器的政策,要求符合安裝條件的新建筑不允許限制業主安裝太陽能熱水器,必須在新建筑中設計安裝太陽能熱水器的結構要素。“就連北京這樣小區樓房密度大、建筑物采光條件不好的城市都出臺了類似政策,太陽能熱利用的城市市場正在回升。”胡潤青說。
與此同時,一些太陽能熱利用廠商紛紛開始研發太陽能與建筑相結合配套工程、太陽能集中供熱工程來開拓城市市場。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目前在城市建筑上推廣太陽能難度雖然不小,有的地方只允許12層以下安裝太陽能熱水器,但安徽合肥榮事達、美菱等太陽能企業已經從設計、造型、安全、配套、制造安全等解決12層以上高層建筑安裝太陽能熱水器的問題。
企業在國內“下鄉”、“進城”的同時,不忘“出海”。據初步統計,2009年國內太陽能熱水器的出口額達2億多美元,比去年增長66.6%。
太陽能熱水器最可能出國際品牌
本次會議以“加速產業升級、促進行業發展”為主題,邀請業界人士共同探討企業進步、產業升級之道。與會的眾多代表紛紛認為,目前太陽能熱水器企業仍以中小企業為主,產品多以采購散件進行裝配,產品同質化程度高,所以價格戰越演越烈。太陽能熱水器企業要有新的突破,必須從品牌的價值創造入手,通過讓消費者認知品牌價值去區隔對手。
皇明太陽能集團董事長黃鳴在高峰論壇上表示,太陽能熱利用行業的使命,應該是著眼于全球化的能源替代,依靠創新打響企業品牌,并走向世界。
有著“中國品牌第一人”之稱的營銷策劃師李光斗認為,中國太陽能熱利用行業最有可能出現走向世界的國際品牌。他指出,中國目前還沒有一個能叫響世界的“品牌化產業”,但卻是世界上生產和消費太陽能熱水器最多的國家。而且,太陽能熱水器是國內為數不多的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產業之一,世界上最早、最好的光熱技術在中國??梢灶A見,世界上最大的太陽能光熱產業將很有可能出現在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