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丁橋新倉的海寧中普太陽能熱水器有限公司,生產車間里堆放了許多配件,一排印有“櫻花電器”字樣的水桶已包上了塑料膜,正等待裝箱。面對執法人員詢問,企業負責人張某提供不了這些品牌的生產委托書,涉嫌冒用商標。
經現場勘察,共發現印有“櫻花電器”的水桶57臺、紙箱10只,“海爾”水桶13臺、紙箱9只,“皇明”紙箱27只,標注“櫻花電器”和“海爾”的篩網各1只。“櫻花電器”的水桶上還貼有ISO9001質量體系認證和CCC認證,涉嫌冒用質量標志,外包裝上也未標注生產企業。執法人員立即將這些物品扣押,案件將進一步處理。
在袁花夏樂太陽能熱水器廠,執法人員查獲54臺熱水器水桶涉嫌冒用質量標志。因該廠為個體工商戶,但產品包裝上全部標注為公司,因此現場84臺熱水器全部涉嫌偽造廠名,執法人員將其現場封存。在尖山新區(黃灣鎮)華騰太陽能熱水器廠,執法人員發現3臺水桶涉嫌冒用質量標志,360支真空管標注家電下鄉標志,卻不能提供中標材料,水桶與真空管被扣押。
據了解,2月13日,中央電視臺《每周質量報告》欄目對我市的劣質貼牌太陽能熱水器進行專題報道以后,質監、工商、公安等部門緊急開展處置工作,第一時間對曝光的3家生產太陽能熱水器的個體工商戶進行執法檢查,對其庫存產品進行封存,同時開展專項行動,分階段開展企業地毯式摸底檢查、長效監管。
目前,我市有生產太陽能熱水器企業342家,其中有12家在生產過程中用手工發泡保溫層(其余均為機械發泡),這12家企業現處于關停狀態,因此沒有發現央視報道的在保溫層上加保溫碎片的情況。少數企業特別是個體工商戶還存在偷工減料、傍名牌和假冒名牌的行為。
據統計,今年以來,在太陽能熱水器綜合整治方面,質監局已立案查處9起。公安局立案查處1起,抓獲犯罪嫌疑人1名。工商局立案查處20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