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和新能源列入6大合作領域
此次中德雙方共同簽署和發表了近20個合作文件,達成的商業合同金額超過150億美元,涉及到多個領域的合作,循環經濟、環保和新能源領域包含其中。
28日,雙方發表了首輪中德政府磋商聯合新聞公報,其中第19條內容為:德國在高能效建筑和低碳生態城市建設方面擁有先進技術和經驗。兩國政府將深化在低碳城市,尤其是高效能建筑和可持續城市發展領域的合作。
在作為本次磋商活動一部分的第六屆中德經濟技術論壇上,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也鼓勵德國企業來中國投資,并表示,中德經濟互補性強,德國企業的技術優勢與中國的勞動力資源和市場優勢相結合,有利于促進中國經濟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也有利于提升德國企業和產品的國際競爭力,是互利共贏的。中方愿與德方加強在先進裝備制造、能源、新材料等領域的技術合作,并期待雙方企業在新能源交通、建筑節能和低碳生態城市建設等方面合作邁出實質性步伐。
建設低碳城市,降低建筑能耗,推動城市可持續發展,是目前中國經濟飛速發展形勢下,對城市規劃和建設提出的新要求。其中,太陽能作為傳統能源的最佳替代新型能源,其最大化運用成了重中之重。
10年發展見證合作
其實,中德兩國在環保和新能源領域的合作由來已久。2001年,以新能源、新材料、新技術為發展方向,以太陽能光熱光伏系列產品、有機化工等為主導產業的力諾集團,就與世界太陽能領域的著名企業,歐洲太陽能熱水系統、供熱系統和制冷系統領域的著名品牌德國Paradigma公司合作,共同投資成立了山東力諾瑞特新能源有限公司。
世界太陽能技術看德國,德國最先進的太陽能就在Paradigma。Paradigma公司擁有多項光熱轉換關鍵技術,其獨家研制開發的太陽綜合熱能系統更是享譽全球,技術優勢國際領先。成立以來,力諾瑞特引進Paradigma公司的先進技術,并注重研發、自主創新,伴隨著中國太陽能熱利用的技術革命,創下一個個行業奇跡,太陽能主導產品也穩居國內市場領先地位,成為亞洲較大的太陽能生產企業之一。
特別是2005年以來,力諾瑞特憑借Paradigma公司的“分體式太陽能”技術優勢,經過技術研發、產品設計、生產和設計流程再造,率先在行業中推出“太陽能與建筑一體化”設計技術,倡導太陽能產品與建筑的完美給合。推進太陽能熱利用在城市及高層、低密度建筑市場的運用,推動太陽能行業“進城”,成為行業公認的“太陽能與建筑一體化專家”和行業唯一的“國家住宅產業化基地”。
在引進CPC集熱技術的基礎上,力諾瑞特研發推廣國內第一臺完全符合歐洲標準的CPC-U型真空管集熱器,產品獲得國家專利,通過省級科技成果鑒定,技術總體水平達到國際領先,年產50萬臺CPC-U型全玻璃真空管集熱器項目,獲《國家高新技術產業化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專項》資金支持。在150℃中溫集熱、太陽能空調制冷、太陽能工業應用方面的一個個技術突破,推動了中國太陽能熱運用技術的大跨步前進,見證了中德兩國合作的成就,成為太陽能行業國際合作典范。
力諾瑞特引智德國獲認可
在力諾瑞特生產車間,大家經常見到一個滿頭銀發的外國老人,他每天早上8:30跟大家一樣準時開始工作,熱情地和每個人打招呼,細心指導工人進行生產操作,他就是獲得2009度“國家友誼獎”的力諾瑞特德國技術專家丹尼爾·魯貝克。
魯貝克先生經常帶領車間員工積極學習,將德國優秀的技術和經驗傳授到中國來,同時將中國優秀工人帶到德國學習培訓。在生產線剛建成時,他總是站在生產線旁邊親自指導工人安裝集熱器,細心指出各個環節需要注意的問題。有一次,生產車間接到一個緊急訂單,客戶要求第二天交貨,生產時間非常緊迫,魯貝克先生擔心因時間緊影響到產品質量,就留下來與生產車間的員工一起加班,自始至終沒有離開過生產線,仔細檢查每一個生產環節。到力諾瑞特五年來,魯貝克不僅為力諾瑞特引入了全球頂尖的太陽能熱利用技術和生產工藝,同時也帶來先進的生產理念和品質意識,將德國人嚴謹、細致的工作作風和品質意識引入到生產、服務的每一環節,高品質的產品和“金牌服務”也成為力諾瑞特快速發展的獨特競爭優勢。
鑒于力諾瑞特在引進國外智力方面的突出成績,國家外國專家局授予力諾瑞特“國家引進國外智力成果示范推廣基地”殊榮,成為太陽能行業唯一獲此殊榮的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