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國際知名會計事務所畢馬威印度公司不久前的預測報告,印度太陽能發展將呈現井噴態勢,2022年的太陽能發電能力將達到6.8萬兆瓦,是官方設定目標的3倍多。受益于技術創新、規模經濟效應以及低成本設備制造中心的出現等因素,印度太陽能發電成本每年將下降5%至7%,而火力發電成本則由于燃料和新建電廠成本的上升而每年增加4%至5%,因此印度的太陽能發電成本將在2020年與火力發電成本持平,屆時太陽能發電量將占全國發電總量的7%。
報告還建議有關國家對印度太陽能發電、太陽能離網設備等進行更大的投資,加快推動太陽能在印度農村地區的應用。畢馬威可再生能源部常務董事卡瑪特日前表示:“在農村推廣太陽能技術的應用,能夠有效幫助政府減輕財政負擔,減少柴油和煤油的消耗。”
印度地處南亞,光照條件好,非常適合發展太陽能。2009年8月,印度政府啟動了尼赫魯國家太陽能計劃,宣布到2022年將印度的太陽能并網發電能力提高到2萬兆瓦,同時實現太陽能電網平價,并使太陽能熱水器集熱面積達到2000萬平方米。但有分析人士認為,印度大規模的太陽能發展計劃不排除“高高舉起,輕輕放下”的可能性。目前,印度太陽能發電量僅為40兆瓦。
印度發展太陽能的主要短板就是資金。要在2020年達到畢馬威報告預測的太陽能發電規模,印度需要投入1100億美元。目前,太陽能發電成本在印度還較高,每千瓦時約為12至14盧比(1美元約合44盧比),遠高于煤電每千瓦時5盧比的成本。如果政府要大力引導太陽能產業的發展,就必須為此撥付大量資金。但因國際金融危機和印度持續近兩年的高通脹,印度央行頻繁加息,企業借貸成本已攀升至2008年以來的新高;加之印度股市也無法令投資者振奮,企業通過股市融資也難達到預期效果,太陽能產業因此陷入資金匱乏的窘困之中。
建設環節的拖沓也影響到太陽能的有效利用。目前,在印度南部的一些省份,由于電網建設遲遲不能到位,農村地區的家庭正越來越多地使用小型太陽能發電設備照明,對太陽能的實際利用率很低。此外,印度大部分地區終年炎熱,一般民眾在生活中也很少用到熱水,這可能會成為實現太陽能熱水器集熱面積在2022年達到2000萬平方米目標的最大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