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體銷量下降
7月18日,在呼和浩特各大家電商場發現,太陽能熱水器銷售頗顯冷清。中山西路的幾家電器城,發現熱水器種類、品牌繁多,但是陳列在貨架上的太陽能熱水器卻寥寥無幾。售貨員小李表示:“我從事電器銷售行業已經3年了,發現近一兩年太陽能熱水器市場走低,往往前來咨詢的顧客較多,但真正購買的很少。選擇購買電熱水器的顧客數量要遠遠多于選擇購買太陽能熱水器的顧客。”
隨后,清華陽光太陽能呼和浩特直銷店的李經理說:“今年的太陽能熱水器銷量不好,尤其像我們代理的名牌產品。2006年的時候,我這里僅零售一年就超過300多臺,但是現在一年100臺的銷量都達不到。”
位于哲里木路的華揚太陽能一位銷售人員介紹,他們這個店在這個位置經營了近十年了,今年是生意最差的一年。目前半年過去了,這么大的一個店僅銷售了不到20臺太陽能,還都是老顧客介紹的。這位銷售人員介紹說,很多時候,店里一天都沒有一個顧客。像去年,平均每天都能銷售一臺太陽能,今年是一個禮拜銷售一臺,相差很大。
在皇明太陽能銷售服務中心和清華紫光太陽能呼和浩特直銷店得到的答復,都是太陽能市場遭遇低谷,即使知名品牌,年銷售量都不足百臺。
在東庫街建材市場一共有三家太陽能經銷商,分別是桑普太陽能、太陽雨太陽能、清華陽光太陽能。據桑普太陽能的店員介紹,今年4月份搬到這里,過去那個店在烏蘭察布東路,位置比較偏,本來搬到這里是想借助這里的建材人氣優勢加大零售業務,但沒有想到的是,搬來3個月了,就銷售了5臺太陽能,銷售額連付房租都不夠。這位店員講,她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每天連個人都沒有。
呼和浩特市德承節能設備有限公司的畢經理講,看到去年好幾個搞太陽能的朋友零售都不錯,今年也在東庫街搞了兩個店,但沒有想到的是,今年的生意異常冷清。
在桑普太陽能經銷商店里采訪的時候,正好有一位女士進來看太陽能,這位顧客進店呆了沒有一分鐘,就走了。這位顧客講,現在好多普通家庭都想安裝太陽能,但物業一般都不讓安。她家正好有個陽臺外跨,想安一個陽臺壁掛太陽能,但是走了好幾家,不是價格高,就是規格不對。
售后服務缺失
呼和浩特一位從事代理經銷品牌熱水器10余年的馬經理說,前幾年呼和浩特的熱水器市場,普遍存在只注重銷售,而不重視安裝、售后服務等一系列問題,導致后面糾紛比較多,發展到今天很多小區都開始不接納太陽能熱水器了。一般像知名品牌的太陽能熱水器,在售出前十分謹慎,會首先了解顧客的安裝環境,只有在確保安裝環境絕對安全的情況下才會售出熱水器,并派出專業人員負責安裝。如果顧客要求安裝熱水器的屋頂不符合規定,如彩鋼頂等,為了顧客安全和品牌聲譽,銷售部門寧可損失利益也會拒絕安裝。但有些經銷商為了銷售業績,不顧及安全問題。比如太陽能熱水器被大風吹落一般有兩個原因,一方面是熱水器安裝不牢固,另一方面則是安裝熱水器的屋頂材料有問題。
說起太陽能熱水器的安裝、固定,馬經理詳細地介紹道,熱水器的固定環節很重要,四角必須用鋼絲繩和水泥固定,且安裝環境必須過關,如果熱水器長期不使用,也應在熱水器中注滿水以增加其重量,否則很容易造成事故。大多數顧客并不懂得什么樣的環境下可以安裝太陽能熱水器,所以經銷商有義務提醒顧客注意這一點,不應該一味地為了銷售業績而不考慮顧客的安全。
皇明太陽能銷售員苗女士表示,市民一定要選用品牌太陽能熱水器,因為品牌產品在銷售安裝時是很負責的,正常情況下是不會破壞防水層造成漏水的。但市場中也不乏許多名牌仿制品銷售商或劣質產品銷售商,只注重銷售,售后服務觀念淡薄,市民一旦選擇就有可能遇到安裝程序不正規,容易導致漏水或固定不牢等問題。
政策力度不強
呼和浩特市作為內蒙古自治區首府,這里的太陽能市場在2001年前后,一度曾非常好,但由于2002年冬天的持續下雪,加上當時的太陽能產品技術不是很成熟,安裝的太陽能大部分都被凍壞跑水,而多數經銷商拍屁股走人后,太陽能留給呼和浩特市人的印象非常壞,這一度影響了呼和浩特市政府相關部門對太陽能的看法。今年的太陽能市場不好,經銷商普遍認為,除了上面說的一個歷史原因外,還有下面一些原因。
一是老百姓認為太陽能還是不好用,多數顧客首選電熱水器。二是隨著城市化的發展,新建樓房都是高層,太陽能安裝受到限制,而且物業多數不支持安裝太陽能。三是目前內蒙古也沒有出臺太陽能強制安裝的政策。四是還沒有形成安裝使用太陽能的氛圍,不像其他地方已經有了很大的規模,有比較集中的太陽能專業市場,而呼和浩特市近30家經銷商分布在各個角落,沒有形成氣候,還有一些經銷商連店面也沒有。五是這里的房地產開發商不認可,僅有的幾個項目上了太陽能,都是依靠非常硬的關系上的,開發商主動要求上太陽能的幾乎沒有。六是今年國家出臺的房地產調控政策,導致購買新房的少,安裝太陽能的肯定就少。七是通貨膨脹,CPI持續上漲,老百姓生活成本增加,對未來沒有預期,都減少了開支,這也導致今年的市場銷售疲軟。
那么,呼和浩特市未來的太陽能市場的增長點在哪呢?一些業內專家認為,呼和浩特市太陽能市場雖然不好,但長期看潛力很大,因為有城市化和房地產開發量在那里。未來呼和浩特市太陽能市場最大的希望是需要有力的政策推動,有了政策的支持,太陽能市場潛力還是很大的。另外,應該大力發展成熟的太陽能供暖,內蒙古冬季時間長,供暖耗能很大。
看好工程市場
在采訪過程中了解到,與零售市場慘淡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這里的經銷商都在忙著聯系工程,而且都有項目在做。
華揚太陽能經銷商杜經理說,如果沒有了工程,他們就沒法干下去了,幸好能攬點小工程,都是10噸以下的,上半年他就做了三個小工程,勉強能夠維持。
清華陽光太陽能經銷商趙經理講,他們也是以工程為主,零售的量很少,憑借清華陽光太陽能的品牌和品質,他們的工程做得一直不錯。
天普太陽能經銷商李春講,他們也是以工程為主,主要是酒店熱水工程比較多,今年就做了有六七個這樣的項目。這幾年,呼和浩特市的旅游業發展得好,新建的酒店多,這些酒店對熱水工程也比較認可,就是價格做不上來。一個是業主不愿意多投入,另一個是租的房子,客戶認為做好材料的工程雖然使用時間長,但是投入也大,都認為沒必要。由于大的項目沒有,大家都在搶這點兒小工程,競爭很激烈,價格幾乎都是明的了,生意很難做。
呼和浩特多維太陽能的呂總講,太陽能小工程市場很大,但就是價格戰比較厲害,一般的夫妻店可以做,也有一些利潤,像他這樣以公司操作的話,做下來基本不掙錢,而且還得負責售后等。所以像這樣的小工程他基本就不做了,也沒法做。目前,他主要是推廣他的中央空調預熱產熱水回收裝置,同時探索太陽能和熱泵結合的熱水和供暖。
內蒙古工大陽光太陽能是內蒙古地區最早也是最大的太陽能企業之一,他們的負責人講,自公司成立以來,一方面代理有其他的牌子,同時自己也貼牌,但主要是做工程,零售也有,但量不大。今年也一樣,上半年他們的零售很少,但工程做得還可以,主要是依靠工大的名氣和條件,做起來比較順手,上半年就做了十幾個,僅在內蒙古烏蘭察布市化德縣就承攬了大約有300多萬元的業務。
據了解,和其他一些城市相比,呼和浩特市的太陽能經銷商基本上不做什么宣傳和推廣,包括促銷活動、廣告等,媒體上很少能看到太陽能的廣告,這里的經銷商零售基本靠顧客上門,工作主要靠出去跑。和安徽、河南、山東等一些城市火熱的促銷情況相比,內蒙古的太陽能市場基本看不到一點動靜。
作者:溫建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