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悉,《環球時報》以“尋找全球范圍的中國力量”為主題,調研與評價最受全球關注的中國企業、人物和城市,旨在從國際視角客觀分析我國企業、業界領袖、城市在國際上的知名度和影響力,進一步推動其與世界的互動和交流,提升其國際競爭力。
本榜單于2011年1月由原博鰲亞洲論壇秘書長龍永圖、國家統計局總經濟師姚景源、環球時報社總編輯胡錫進先生共同啟動。本次評選以環球輿情調查中心所提供的境外監測數據為主,在此基礎上結合國內外專家推薦、境外人士抽樣調查等方式進行加權計算,產生最終榜單結果。
環球時報一直致力于報道世界眼中的中國及中國普通大眾眼中的世界,此次打造“環球時報總評榜”,也試圖進一步助力“中國企業走出”,搭建中外經濟、文化等各領域溝通的橋梁。此次評選,加深了公眾對我國企業、個人與城市的國際化程度的了解,也將促進企業、公眾人物與城市對自身的國際化程度的認識。“環球時報總評榜”還將推出一系列榜單,一年一度的“環球時報總評榜”將繼續做好“全球視野中國力量”的發現者和推廣者,不斷推動我國企業、個人、城市走向世界!
相關鏈接:
黃鳴,為全球太陽能產業代言
皇明董事長黃鳴先生是中國第一位、并且兩次登上聯合國講壇的民營企業家。2006年5月,黃鳴應聯合國總部特別邀請登上聯合國講壇,向世界100多個成員國及幾十個國際組織介紹“皇明模式”。由于“皇明模式”為世界可再生能源的推廣提供了范本和可借鑒經驗,2008年4月,黃鳴再次應聯合國特別邀請出席了在泰國曼谷舉行的聯合國亞太工商論壇。2008年9月,黃鳴成功當選國際太陽能學會副主席,2009年獲得連任,成為中國擔任國際可再生能源權威學術機構領導職務第一人。
因為看到太多的能源浪費,看到太多的可再生能源利用可以普及,董事長黃鳴踏上了“與不節能賽跑”的比賽軌道。
他兩次在聯合國向世界推介中國太陽能產業可持續發展模式;參加2008UBS公益慈善論壇,推介中國太陽能模式;2009年,應邀參加REEEP(可再生能源與能源效率伙伴關系計劃)在維也納召開的理事會;2009年12月,以國際太陽能學會副主席及中國商界領袖的雙重身份參加哥本哈根會議,被GlobalFocus(全球聚焦)組織評選為“氣候企業家時代英雄”;2010年6月,在日本、新加坡、文萊等東南亞國家進行“太陽能布道”。2010年7月,皇明獲得“全球綠色經濟十大領軍企業”稱號;黃鳴獲得“全球綠色經濟十大領軍人物”稱號。2011年1月,榮獲“2010CCTV中國經濟年度人物”創新獎,成為新能源領域唯一獲此獎項的企業家。
為了子孫的藍天白云,黃鳴打造世界未來之谷——中國太陽谷,推動實施“微排地球”戰略。
世界未來之谷——中國太陽谷。基于對地球能源、環境現狀的反思,和對未來社會可持續發展的積極探索,皇明建設了被譽為“世界未來之谷”的中國太陽谷,將其打造為未來50年全球城鎮樣板、未來30年全球人居樣板、未來世紀新興產業運營樣板等全球三大未來探索樣板。中國太陽谷的建設體現了中國人“創想、創意、創新、創造”的時代精神,改變了人們對中國制造業“無魂、無技、無店、無牌”的傳統認識,贏得世界尊重。
“微排地球”戰略實現人類自救。第四屆世界太陽城大會期間,黃鳴首次提出“微排地球”戰略,得到全球30多個國家200多個城市市長及專家的一致認同。專家認為,“微排地球”戰略為全球節能減排提供了一種新的實踐,將加速全球節能減排的進程。“微排地球”戰略的主旨是將經過實踐并完善的未來微排城鎮模板中國太陽谷,大面積向全球復制推進,共同應對能源和環境兩大全球難題。
中國太陽谷影響力遍及全球。美國總統奧巴馬、美國前總統卡特、德國總理默克爾、瑞典首相賴因費爾特、英國前首相布萊爾等國家政要高度關注太陽谷;美國CNN、英國路透社、韓國KBS、德國電視臺等新聞組織將太陽谷列為重要研究課題,每年有40多家國際主流媒體采訪報道太陽谷,有效改善了中國在能源環保方面的負面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