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国产精品人妻av,我在野外截取一段视频,天堂网2018,少妇人妻呻呤

歡迎來到清潔供熱分會!
掃碼關注我們
您所在的位置:
太陽能市場飽和韓企生存艱難
時間:2011-09-17 來源:imsia
分享到
據韓國《朝鮮日報》近日發表文章稱,全球大企業看好太陽能產業,而把它當作未來增長產業并重點投資。得益于企業的集中投資和各國政府的大力扶持,全球太陽能產業近五年里實現了年均43%的高增長。

但進入今年以后,情況發生了急劇變化。太陽能電池組件生產商的生產能力雖然比去年激增50%以上,但市場規模只增長10%。由于需求突然萎縮,企業業績也急劇下降。太陽能組件的每瓦特價格從去年年底1.74美元跌至上月的1.18美元,下跌了32%。有人提出警告稱,原本陽光燦爛的太陽能產業正在被黑暗籠罩。

文章稱,市場調查機構Solarnenergy6日公布,韓國最大太陽能企業現代重工今年第二季度(4月至6月)的太陽能銷售額為7500萬美元。和第一季度的1.37億美元相比縮水了一半。據悉,現代重工太陽能組件工廠的開工率僅為50%左右。

同期內,ShinsungSolarEnergy、STXSolar、S-Energy等在韓國設有據點的太陽能電池和太陽能組件企業全都出現虧損。

一直主導太陽能產業的歐洲、美國企業目前正面臨破產危機。上月和本月初,美國EvergreenSolar、SpectraWatt、Solyndra因無法抵御中國產品的低價攻勢和業界的低迷景氣,陸續申請破產。德國知名太陽能企業Q-Cells第二季度出現4.5億美元左右的大規模虧損,因此只能選擇并購之路。

在這種情況下,盈利的企業只有極少數中國企業和美國企業。大企業中,中國英利、天合光能和美國FirstSolar今年第二季度保持了5%至12%的營業利潤,保住了顏面。中國最大的太陽能電池和組件生產商尚德同期內出現1.7億美元的虧損,將中國第一太陽能企業的地位拱手讓給英利。

文章表示,太陽能企業如此陸續面臨虧損的最大原因是歐洲財政危機。德國、西班牙、意大利等世界最大太陽能需求國家已紛紛減少太陽能產業的預算,但中國的太陽能組件生產商仍然大幅提高生產能力,從而造成全球供過于求的后果。

業內認為,英利這種大型中國企業生產太陽能組件的成本是每瓦特1-1.2美元,韓國以及歐美企業的生產成本是1.4美元左右。從太陽能組件當前的價格(1.18美元)來看,大部分企業都是越賣越虧。太陽能零配件企業LSTEnergy代表ImJong-man表示:“太陽能產業是一個勝者為王的領域,這一點比其他任何產業體現得都要明顯。就目前而言,這是一個有利于英利、天合光能等中國大企業的游戲。”

文章指出,如果現有大型太陽能企業倒閉,后起跑的三星、LG、韓華等韓國大企業有望沖到前面。據悉,中國、美國、德國等大型太陽能企業中已有一、兩家向韓國大企業詢問了收購意向。也就是說,現有太陽能產業動搖的幅度越大,作為后起跑者的韓國大企業通過并購進入市場的機會就越多。三星、LG等韓國大企業向太陽能原材料——多晶硅領域進行了投資,但尚未對成品——太陽能組件進行投資。

SolarEnergy代表KimGwang-ju表示:“太陽能產業看似低迷,但從太陽能組件的數量來看,增長潛力仍然較大。行業景氣現在雖然不太好,但明年以后還會迎來機遇。”
 

【稿件聲明】:
文章轉載自合作媒體或其它網站,僅為傳播信息,不意味著贊同文中的觀點或證實文中的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若有侵權行為,請聯系我們盡快刪除。本網站標注原創文章,轉載請注明來源:CCMSA清潔供熱分會。

CopyRight 2022 清潔供熱分會 版權所有 京ICP備19042900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