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了解,自農村生活垃圾收集處理工作開展以來,平陽縣農村生態環境得到了很大改善。“戶三包、村收集、鎮集中處理”的農村生活垃圾處理模式得到了全面推廣。但由于長時間垃圾積累,目前一些鎮(鄉)的垃圾填埋場已達到飽和狀態。
據曉坑辦事處相關工作人員介紹,曉坑村有常住人口4000余人,而且該村有多家農家樂,生活垃圾量大,而焚燒、填埋垃圾勢必對環境造成污染。如何處理垃圾,一直以來都是讓人頭痛的難題。去年,在縣環保局、省科技廳等技術員幫助下,曉坑辦事處開始探索研究利用太陽能處理垃圾。今年10月底,投資16萬元的太陽能生物垃圾處理站建成,預計本月底啟用。
太陽能生物垃圾處理站具有綠色、節能、環保特點。其垃圾處理系統主要由垃圾分揀處、難降解垃圾堆放處和垃圾太陽能技術處理反應器等三部分組成,處理過程主要利用食物性垃圾自身攜帶菌種或外加菌種進行消化反應,應用太陽能作為消化反應過程中所需能量來源,對高含量有機質的垃圾進行衛生、無害化生物處理,最終形成腐熟的堆肥。處理后的生活垃圾可堆腐物可作為土壤改良劑,或作為生物肥與復合肥混合成為復混肥,施于農田。腐熟的堆肥可作為葡萄園、菜園、苗圃、畜牧場、庭院綠化、風景區綠化等的種植肥料,也可以作為蘑菇蓋面。當天氣為陰、雨天或外界氣溫較低時,太陽能生物處理垃圾系統能依靠前期所積累的能量及消化反應過程中產生的能量來維持生物反應的進行。
曉坑村太陽能生物處理站啟用后,預計每天能處理各種有機生活垃圾200公斤,屆時,將大大減少垃圾運輸和焚燒處理量,對改善農村生態環境起到積極作用。
記者還了解到,太陽能生物垃圾處理技術適用于常年氣溫在-2℃至40℃的山區、海島等距離垃圾處理場所較遠的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