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把真空管“變直為曲”
今年69歲的樓樟園是浙江嵊州市石璜鎮樓家村人,26年前因發明了抽水馬桶防漏球塞,解決了抽水馬桶漏水問題,一度成為轟動全國的新聞。此后他不斷有發明面世。
1998年從江蘇機械廳退休后,樓樟園選擇葉落歸根,居住到老家樓家村。雖人已退休,但他沒有停止創新發明。前些年,他偶然在自家意外開裂的太陽能管中發現,內管存在受光面積小、升溫不快等弱點,便萌生了優化太陽能真空集熱管的念頭,通過尋找資料以及上百次的測試,終于研制成一種高效太陽能真空集熱管,前些日子被國家專利局核準申請受理。
新型集熱管集熱面積增一半
樓樟園告訴記者,現在人們使用的太陽能熱水器集熱管是1984年清華陽光攻克發明的,而他設計研制的太陽能真空集熱管克服了原來升溫速度慢、集熱面積小、影響用戶冬天使用等問題,而且結構設計簡單合理,容易制作;另外它的外接尺寸標準通用,完全滿足現有太陽能熱水器更新換代的需要,無須更改熱水器尺寸,可以直接安裝使用。
這一新穎集熱管采用連續的圓弧曲面的螺紋式設計,使其吸光集熱面積增加50%。據有關專家預測,樓樟園發明的集熱管若在全國推廣,每年可為國家節約標準煤1000萬噸以上,減少排放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及粉塵1500萬噸,既節能環保又助推太陽能產業快速發展。
鏈接
他20幾年前的發明現在還有人在用
記者采訪時了解到,樓工的第一個專利產品是1987年獲專利的抽水馬桶防漏球塞,至今20余年了,還有人在用。這項發明的起由是當時抽水馬桶漏水十分嚴重,勤于思考的樓工發現,馬桶漏水的主要原因是球塞結構設計不夠合理,重心偏高,內腔空間布局不當。他發明的抽水馬桶防漏球采用扁圓形柿子外形;上端周圍有一圈環形內腔;球下部為半圓形,從而降低了球身重心和高度,增加了球四周浮力和平穩性,有效地防止了馬桶漏水問題。這一新型專利適用于抽水馬桶水箱防漏改造、維修、配套,是一種結構簡單、制造方便的有效節水器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