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推動公共領域節能降耗,省財政充分發揮
政策的激勵引導作用,2007年,在全國率先對熱水用量較大的公共領域可再生
太陽能資源項目實施財政補貼。“十一五”時期,省財政累計安排資金1.56億元,補貼項目474個,建成集熱系統日產熱水能力1.64萬噸,年節約
標準煤5萬噸。今年進一步加大支持力度,調整優化支持重點,按照“單位自愿、先建后補”的原則,籌集4000萬元,重點加大對基礎教育、中等職業教育和高等教育院校的補貼力度。其中,基礎教育學校按每噸水補貼7500元,其他院校按每噸水補貼4500元。全省共補貼項目188個,帶動社會投資過億元。項目建成后,日產熱水能力達5771噸,可為40余萬名在校學生提供洗浴便利,同時每年可節約
標準煤約1.2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約2萬噸、二氧化硫排放量約230噸、氮氧化物排放量約150噸、粉塵排放量約460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