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悉,黃鳴提出的“微排地球”是呼應美國的“智慧地球”戰略的節能減排新理念,并且更強調和諧社會的營建和可持續發展。據黃鳴解釋,微排較之低碳,外延更寬廣,不只包括減少碳排放,還包含了人類活動中任何不必要的浪費和污染排放。目前,我國太陽能保有量占世界總量的四分之三,是世界第一生產、使用大國,而且太陽能利用技術已經趨于成熟。德州“太陽谷”可再生能源基地的成功,為國內外再生能源的利用提供了可供參考移植的模板。這說明“微排戰略”的落實時機已經成熟,中國有實力率先完成戰略轉型。在黃鳴看來,“微排地球”戰略的實施,是一條“增強我國在世界更廣領域競爭能力,加快我國發展步伐和提升國際影響力的捷徑”。
為此他提出三條建議:一是建議國家將實施“微排地球”戰略列入共和國一號工程;二是建議國家批準德州市為微排特區,給予國家經濟特區一樣的寬松政策。三是要加大媒體宣傳力度,將“太陽谷”作為典型推廣到國內外。
此外,在“微排地球”大的戰略框架下,黃鳴認為還應從小處著手,本屆兩會,他同時遞交了《關于北京市要率先在既有小區清除太陽能熱水器安裝障礙的建議》的提案。據他介紹,北京市太陽能需求量大,但部分物業公司基于法律漏洞阻礙業主安裝,這將不利于北京市的節能環保建設。對此,他建議“北京市要出臺政策、頒布條例或者地方性法規,對已有居民小區建筑安裝太陽能進行規范”,從法律層面上保障業主安裝太陽能的權益,拒絕物業單方面的霸王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