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奈
“別在我家房頂放熱水器”
“以后,買樓房千萬別買頂層。”4月17日,家住東方社區的張女士感慨道,這兩天,他們再次自費做了一次樓頂防水設施,花費了近2000元。
張女士所住的家屬院建于上世紀90年代初,這么多年來,住在頂層的她,沒少為樓頂漏水心煩。“雖說樓頂做了防水設施,但時間一長就不行了。”張女士說,由于家屬院沒物業,她家已自費為樓頂做過多次防水。
4月17日下午,又有一戶鄰居往樓頂安放太陽能熱水器,在未告知張女士的情況下,就將太陽能安裝在了她家位置的房頂上,這讓張女士很氣憤。經過溝通,對方將熱水器安到了樓梯間上方的樓頂處。
“不是我不講理,雖說樓頂是大家共用的,但維護時,為啥大家不共同出資,使用時卻講共同使用,這樣不公平。”張女士說,為樓頂做防水設施時,都是她家自費做的。
現狀
老舊小區多面臨此問題
記者又走訪了東大街社區、紅星東社區等多個社區,社區里的一些舊小區,由于建成時間都在10年以上,而且沒物業,更沒房屋公共維修基金,樓房房頂的維護就成了頂層居民自己的事兒。
“每年雨季,我家都很擔心,總是注意觀察房頂是否有滲水的跡象。”一位同樣住在頂層的居民說,他們所住的樓房已建成10多年,從樓頂通往樓下的排水管道均老化,一些流經管道的水會順著管道的縫隙滲進墻壁。
“每遇到墻角、墻面發霉,我們都要自費粉刷。”這位居民說,小區沒物業,排水管道的維修沒人來管。這不,實在沒辦法,他打算近期自掏腰包請人在管道附近再做一次防水設施。
“沒有嘗試請鄰里一起出資?”記者問。“不可能,如果是下水道堵了,人家會來找你一塊兒掏錢疏通,可是樓頂或排水管道的事,沒人掏錢。”這位居民對此很無奈。
不是辦法的辦法
扎堆兒樓梯間上方樓頂
在多個舊小區走訪中,記者看到一個普遍現象,樓房居民的太陽能熱水器比較集中地安放在了樓梯間上方的樓頂處,與頂層居民的房頂盡量保持一定距離。
記者在劉女士所在的家屬院采訪時,看到另一棟樓的樓頂上有人正在安裝熱水器。由于樓梯間上方的房頂空間有限,他們正在想辦法找一個合理位置,而居住在頂層的居民,也會不時告知他們注意安放位置。
“這么擺放熱水器,差不多已成慣例了。”劉女士說,都在一棟樓上住著,大家需要互相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