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日前來到沾益縣西平鎮桃園村委會龍潭村民小組,村民吳建富正在用水龍頭里的熱水洗菜。“用太陽能熱水器里的水,溫度提高得又快又熱,我家不僅用來洗澡,還用來洗衣服、洗菜、洗碗和煮豬食,方便生活又節省了燒柴和煤炭,每年家里可以節省一大筆開支。”吳建富笑呵呵地說。
針對沾益縣大部分農村地區薪柴、煤電、燃氣等資源緊缺且價格昂貴和環境污染同時存在的局面,2011年以來,沾益縣利用鞏固退耕還林和省級農村能源建設項目,積極推進農村太陽能熱水器安裝建設,加大農村能源建設力度,確實保護生態環境。
沾益縣林業局局長糜勁功說,為了有效鞏固退耕還林的工作,改變山區農民生活習慣,切實保護山區森林資源,縣里決定在農村推廣太陽能熱水器,分步實施,逐漸推廣。截至目前,全縣利用項目共為山區農民安裝了1500臺太陽能熱水器,覆蓋全縣八個鄉鎮,直接受益人口6000多人,每年可節約標煤800余噸。
“過去因為燒水不方便,我們山里人很少洗澡。現在有了太陽能熱水器就太方便了。這段時間天氣熱,我們每天干完農活回來,洗一個熱水澡,感覺很舒服。孩子們每天放學回來都要洗澡,衛生習慣好了,很少生病。”61歲的莊秀蓮說。
莊秀蓮說:“現在政府太好了,山上的土地搞退耕還林,不僅給我們發補助,還來幫助我們裝太陽能熱水器。這些熱水器每臺將近3000元,每戶村民只需要出1000元,其他的全部是政府出。”
盡管是個遠離都市的小山村,但是在龍潭村,記者卻看到,很多農戶都用上了太陽能。搭一把梯子,記者爬到吳建富家的房頂上,放眼看去,只見大部分村民家的屋頂都裝上了太陽能熱水器,在陽光的照耀下,一個個太陽能熱水器熠熠生輝。因為安裝了太陽能,大多數村民家都建了浴室,有幾戶村民的浴室還用白瓷磚鋪了地面,墻邊鑲嵌了陶瓷浴盆,放滿了各種洗滌用品,裝修出來的效果跟城市家庭沒太大差別。
糜勁功告訴記者,太陽能熱水器以其價廉、方便、實用、衛生的特點,受到了山區廣大老百姓的歡迎,今年全縣計劃在山區農村再安裝3000多臺太陽能熱水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