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事件雖然只事涉光伏產業,但人們同樣把關注的目光投向了中國光伏的“難兄難弟”——光熱行業。因為中國光熱行業近年來也不十分景氣,就連40多天前皇明的“爆潛強標”,近來也漸被評論界認為是黃鳴無奈之下為太陽能熱水器行業打的一劑“救市強心針”。中國光熱行業究竟路在何方?光靠一個“強安標”能否改變現狀,使之擺脫窘境?日前,北京清大嘉和新能源公司董事長韋奕樺指出:“中國太陽能熱水器行業要靠安全標準和技術兩條腿走路,才能穩健前行。”
“強安標”的出臺不會等太久
自從8月底黃鳴自爆行業潛規則以來,太陽能熱水器的安全標準越來越得到各方關注,除了清大嘉和等部分企業紛紛積極響應,聲援皇明之外,相關職能部門也順勢而為,通過多種途徑表明了自己支持出臺“強安標”的態度。臺風“海葵”過后,全國22家消協曾聯名提交制定太陽能熱水器“強安標”建議函。而最新的相關動態來自武漢。近日,皇明“曝潛強標”暨太陽能安全保衛戰啟動發布會在武漢召開。當天,來自中國質量萬里行、湖北省工商局消費者協會、湖北省太陽能產業協會及熱水器用戶、經銷商代表等共計300余人到場參會,在漢口西北湖廣場,消費者還通過舉行萬人大簽名活動來拒絕太陽能“潛規則”,捍衛安全消費。
對此,分析人士普遍認為,在多方聯動之下,加之有國家對太陽能行業高度關注和扶持的大背景,太陽能熱水器“強安標”的出臺應該不會等太久。
技術突破為救市良方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業內人士對人們過度渲染“強安標”的救市功能提出了異議,他們認為“強安標”的重要意義的確不容質疑,但遠沒有到充當行業的“救命稻草”的地步,市場是一個復雜的系統,消費者的理性和對行業的口碑同樣起著重要作用。在這種情況下,太陽能熱水器行業要做的還有很多,其中補上技術這一課顯得尤為重要。
這一觀點得到了北京清大嘉和新能源公司董事長韋奕樺的認同,“對于太陽能熱水器這樣一個要修正自身形象的行業來說,出臺安全標準是應有的態度,但技術突破才是最有說服力的”。據悉,嘉和歷來注重科技攻關,在太陽能熱水器方面,嘉和開發出的微光管太陽能系列產品,因技術在業內領先、是全國唯一出水溫度高出紫金管10度以上的產品而深受業界好評。該系列熱水器使用的是添加了特殊涂層、能吸收微小光線的微光管與公司開發的納米保溫水箱,陽光下20分鐘可速熱升溫,陰雨冬天熱水比普通機高出10度以上。
相關專家也指出,我國雖是太陽能熱水器生產大國,但還不是生產強國,創新性技術是實現這一跨越的一大瓶頸,這需要國家、企業的協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