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部國家強制性標準正式實施,專家預測15%~20%的企業將被淘汰
9月1日起,太陽能熱水器行業首部國家強制性標準《家用太陽能熱水系統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級》正式實施。對于參差不齊的太陽能熱水器行業來說,這一以能效為中心的硬性規定,無疑將會給整個市場帶來重大變革。專家分析,在經歷了多年的發展以后,國內太陽能熱水器市場將會面臨重新洗牌。
三級以上方可進入市場
我國太陽能熱水器行業首部國家強制性標準《家用太陽能熱水系統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級》自今年9月1日起正式開始實施。
該標準分別對家用太陽能熱水系統的能效定值、能效等級、節能評價值、試驗方法和檢驗規則作了規定,適用于貯熱水箱容積在0.6立方米以下的太陽能熱水系統。其中,主要將家用太陽能熱水系統分為三個等級,以三級為上市銷售的底線,以此上推,一級最好,二級其次。
另外,能效系數是此標準的另一個重要部分,以“得熱量”和“熱損”來換算,三級系數為0.15,二級系數為0.3,一級系數為0.5。在實施此標準時,企業將成為能效等級的第一認證責任人,國家只進行監督和服務,企業檢測能力經國家認定以后,自我檢測,自我認定,自我公示,自我負責。
強制標準呼吁已久
太陽能熱水系統是當前太陽熱能應用中極具經濟價值且發展技術較為成熟的商業化項目,而我國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太陽能熱水器生產應用國家,擁有巨大的市場。太陽能熱水器占到整個熱水器市場的份額超過一半,其低成本和低門檻使得眾多企業都想分一杯羹。加之各地方的強制安裝、保障性住房安裝政策,給太陽能熱水器的發展提供了政策保障,使得太陽能熱水器產業的市場
發展更為堅固。歷經10年的高速發展,在國內大大小小的企業中,擁有完善的質量體系和生產能力的并不多,中小企業缺乏生產規范,偷工減料,低價傾銷的現象屢見不鮮,太陽能熱水器行業呈現魚龍混雜的行勢。
在此標準實施前,國內其余三十多部太陽能熱水系統標準均為推薦性國標,不具有強制效力,眾多企業的生產環節缺乏管制。然而,由于太陽能熱水器過低的市場準入標準和模糊的規范,許多低劣產品流通到市面上,看似廣闊的行業市場卻存在極大的安全隱患。
將推動市場升級換代
面對缺乏管制的太陽能熱水器市場,22家消費維權單位提出,必須對太陽能熱水器的選材部件作出強制性要求。
如今,能效標準的正式實施給假冒偽劣橫行的太陽能熱水器市場吃了一顆“定心丸”,它的強制性標識和系數無疑有助于凈化太陽能熱水器市場。有專家預測,能效標準的實施將會淘汰15%~20%的企業。但中國太陽能學會秘書長孟憲淦在接受中國電力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能效標準并不能完全限制市場上的低劣產品,企業自身的責任心和職業道德是主要因素。
分析人士認為,對于規范化生產的知名企業來說,該標準將給太陽能熱水器行業樹立一個新的風向標,從而促進企業提高自身資源利用率和自主研發能力,有助于太陽能熱水器行業有序競爭。另外,在對外貿易方面,能效標識將不再成為中國太陽能熱水器出口的阻礙。
對于消費者來說,能效標識是一個極具權威性的參考,它將晦澀難懂的行業術語簡單化,在保證消費安全性的同時給了消費者自我選擇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