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格力廣場小區,就采用了當下最環保的雨水收集系統,即雨量充沛的時候,可以收集雨水進入蓄水池,經過人工循環凈化處理后,一部分用于人工景觀湖的補充水,另一部分用于綠化灌溉,實現可用水資源的循環利用,節能環保。
據悉,除了格力廣場外,格力地產旗下的格力香樟、格力海岸等新建小區均采用了這種“雨水收集系統”。而其之所以被迅速推廣,就因為它是實現“綠色建筑”的一個重要系統,也是節能環保的重要指標之一。根據《綱要》,珠海市將在2016年實現新建“綠色建筑”面積達到200萬平方米的目標。
據介紹,作為珠海節能示范企業,格力海岸在構造手法和材料設備的運用上,節能材料和節能設備有12種之多。其外墻采用導熱系數低、保溫隔熱性能高的新型墻材,減少空調耗電量;同時,屋面保溫隔熱材料嚴格按照《珠海市建筑節能辦法》鼓勵使用的節能技術與產品,采用擠塑聚苯乙烯板保溫熱層,與傳統隔熱材料相比,隔熱效果更好,減少空調耗電量。
空調廢熱回收裝置也是珠海格力地產近年來推出的一項節能舉措,即通過在原有空調上加裝副件,開空調的同時即可把排出室外的熱量回收再利用,增加余熱回收及熱泵熱水功能,為小區提供大量熱水需求。據介紹,《珠海市建筑節能辦法》可再生能源應用的第一條也做了具體規定:建筑面積在1萬平方米以上的新建、改建、擴建公共建筑,應當安裝空調廢熱回收裝置,未安裝的,不得通過節能工程驗收。
珠海市住規建局相關部門日前表示,2011年至2015年是珠海城市建設發展的重要時期,同時也是建筑節能與綠色建筑在新世紀發展的關鍵性5年。在這一時期,珠海市大交通、大港口、珠江口西岸核心城市的格局將逐步形成,隨著橫琴新區、十字門中央商務區等一大批標志性建筑區域的規劃建設,給建筑節能與綠色建筑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
科技創新和政策保障給珠海新建小區帶來一股新風,綠色、低碳建筑正日益增多。“十二五”期間,珠海市將通過綠色建筑的示范和應用,建設1-2個國家標準的綠色建筑小區,并按國家《綠色建筑評價標準》進行標識。通過太陽能、地源熱能、風能等技術的發展和應用,建設可再生能源示范建筑200萬平方米。開展既有公共建筑的節能改造,到2015年,完成20-30棟既有公共建筑的節能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