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在中國市場上生存了近10年的產品,隨著其能效標準的即將正式實施,或迎來消費者更多的關注。
它被稱為繼燃氣熱水器、電熱水器、太陽能熱水器之后的“第四代熱水器”。理論上,它的能效是電熱水器的4倍,燃氣熱水器的3倍,太陽能熱水器的約2倍。
這些都足夠誘人!事實是,生產多年,它卻一直沒能被推廣開來。
在不少業內人士看來,浙江和廣東是空氣能熱水器的兩大生產基地,早在10年前,臨安當地就云集了不少企業。隨著市場遲遲難被打開、成本難以得到回收,不少品牌銷聲匿跡。杭州米特拉電器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安勝利親眼見證了這場行業的變遷。
但這并不意味行業沒有前景。反之,從2008年起,不少家電大鱷開始進入,讓“這一鍋水”剎那間變得不再平靜。安勝利也同樣感受到了這一波動,米特拉雖然一直在堅持,但市場增幅也開始減緩。
能效標準的出臺,讓更多人開始關注行業的下一步走向——落后的產能或就此被淘汰。安勝利雖然仍未收到明確的文件通知,但得聞此消息的他仍然掩不住喜悅:“這會是行業的一次凈化,我們很歡迎。”
“到去年年底為止,全國生產空氣能熱水器的廠家就有五六百家,其中不包括一些不正規的小作坊。”這是杭州真心熱能電器有限公司總經理賀曉華了解到的。賀曉華也表示很期待能效標準的出臺,并坦言公司目前正在擴建銷售隊伍,半年內已增4倍,并有望在一年內增至10倍,以打贏這場即將到來的市場“割據戰”。
十年間,企業在“賣或不賣”間徘徊,經歷諸多瓶頸。
十年后,他們希望能夠從那些糾結“買或不買”的消費者口中,聽到更多肯定的答案。
10年,卻未得廣泛推廣
空氣能熱水器經歷了怎樣的艱辛爬坡?
空氣能熱水器進入中國市場,約在10年前。
那時候,謝勇(現為杭州杭寧熱能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正在一家空調企業擔任高管,空氣能熱水器的出現與發展前景,很快引起了他的關注。
謝勇在大學時期學習的是空調制冷專業,一直從事空調技術與管理工作,他對這類產品的創新多少有些敏感與熟悉。
“空氣能熱水器的工作原理與空調的工作原理是一致的,只是應用技術的進一步發展。”謝勇說,空氣能熱水器是采用熱泵將空氣中的低品位熱能吸收進來,轉化為高品位熱能并輸出至水中,從而加熱水溫。
很快,由謝勇領頭的熱泵事業部在企業內成立,對此類產品進行研發。這無疑給謝勇注入了一支“強心劑”,因為當時空氣能熱水器的市場進入者并不多,行業技術還處于初級階段,一旦產品技術成熟并得以推廣,市場空間很大。
當時的臨安,已經開始涌現一些空氣能熱水器的生產企業,一些生產太陽能熱水器的企業也開始默默關注這個行業,但由于產品的價格較前三代熱水器昂貴、消費者對空氣能熱水器了解程度有限,市場遲遲未被打開。
一家中小企業,若三年仍不能實現盈利,且現金流有限,便意味著可能要退出這一行業。米特拉的安勝利并不否認這一事實——曾經與其同期創業的品牌企業,不少已悄然消失。米特拉成立于2003年,是早期跨入行業的企業。
相較而言,謝勇或許仍算幸運,然而大公司的背后支撐,既是他的保障,又有可能成為牽絆。由于所在企業主營空調,出于整體戰略的調整,熱泵事業部被合并到中央空調事業部,熱泵的發展被邊緣化了。
謝勇很不甘心自己認定的事業“夭折”,在不斷強調空氣能熱水器市場前景廣闊卻無果后,他選擇自己創業,并在2009年從安徽奔到杭州,以一個“老技術”的身份,成立杭州杭寧熱能科技有限公司。當時,不少家電大品牌也開始進軍這一行業。
“當時的市場環境,較2004年前后的市場,顯得成熟些。一些遇挫失敗的企業,已經為我們后來者提供了警戒。”謝勇說,這是一個契機,但不可否認,大鱷的進入,讓市場一下子顯得不再平靜。
不少臨安的空氣能熱水器企業也感受到了市場的波動,一些企業甚至開始出現市場份額下降的動向。
安勝利告訴記者:“大型家電企業,他們的渠道、品牌、規模化生產的優勢太明顯。一些企業折騰了多年,但消費者群體還是打不開,大品牌的進入對他們來說,擠壓了不少市場份額,企業前景雪上加霜。”
與此同時,外地一些不正規的生產企業,也開始利用二手空調壓縮機、水箱等,組裝生產,以低價試圖“撈快錢”。米特拉的安勝利曾拜訪過一些外地企業。“他們對外稱年銷售額過億,但卻拒絕我們參觀車間。”安勝利說,自己曾到過一個鎮,鎮上云集了幾十家廠家,不少都是“辦公室企業”。雖然這些企業挺不過太久,它們的存在卻讓市場陷入混亂。
一直到2009年9月1日,行業利好消息傳來。首部空氣能熱水器國家規范——《家用和類似用途熱泵熱水器》國家標準出臺。2012年,空氣能熱水器作為熱水器的分類之一,被列入國家節能補貼政策實施細則。然而,記者發現,不少企業并未拿到所謂的補助。“單一型號的年銷售量要求為1萬臺,一家中型規模的企業想拿到補貼很困難。”安勝利說,唯一讓人安慰的是,這說明國家對這一產業仍然抱有很高的重視程度。近日,《熱泵熱水機(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源標準等級》已經得到國家部門的批準,并將于10月1日起正式實施。得知這一消息的安勝利掩不住自己的喜悅:“雖然目前企業并未得到具體的文件通知,但企業真的很歡迎這些政策。”
知名電工企業觸角伸向空氣能
更多大佬進入會改變行業命運嗎?
生產空氣能熱水器的廠家不少,除了直接以空氣能起家的企業外,不少企業還有著豐富的背景。
除了常見的阿里斯頓、AO史密斯、廣東同益、鈕恩泰等熱水器品牌在從事空氣能熱水器生產外,格力、美的、志高等不少空調企業也奔赴這一領域,更有四川長虹、TCL等彩電廠家將觸角伸向空氣能熱水器行業。
浙江盛世欣興格力貿易有限公司市場部部長黃文軍透露,曾有一家國內知名的廚衛企業,上馬燃氣熱水器生產線僅1年多后,因空氣能迅速發展而停止生產銷售。盛世欣興格力貿易是格力電器在浙江市場的總代理,空氣能熱水器的銷售也是浙江盛世欣興格力銷售重要組成部分。
鴻雁電器是浙江地區一家知名的電工企業,不少消費者之所以對企業名稱熟悉,不僅在于他們生產的開關、照明系統、管道走入千萬家,還在于企業在全國設有60余個辦事處、2萬多個“鴻雁”營銷網點。
鴻雁跨入空氣能熱水器,是在2010年。在經過長達8個月的市場調研并充分論證空氣能項目的可行性后,企業最終決定投資這一項目。杭州鴻雁管道系統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朱偉告訴記者,公司的早期切入點是將其作為地暖的熱源配套而引進與企業的一系列居家系統解決方案聯系起來,并適合在南方地區推廣,因為南方的消費者對地暖的接受程度較高。
朱偉說,企業充分利用其強大的資源整合能力,通過引進國際知名熱泵品牌,并先后聯合行業資源建立了深度技術交流合作平臺,組建了鴻雁首個空氣能專業實驗室,順利突破技術壁壘。2011年,企業以強強聯合、核心自主、委托生產的方式,成功投產試銷。前三年是企業的試銷階段,不以盈利為目的。隨著銷售額的穩健遞增,公司已開始著手建設全套空氣能生產線。目前,水箱的生產線已順利完成自主生產。
作為電工行業的大佬,鴻雁電器有著最大的優勢,就是渠道和品牌。最初,朱偉更看好商用市場,在這一方面,企業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即工程剛開始實施時,就可以將空氣能熱水器運用在工程中,既便捷,又能提前考慮水箱的位置。空氣能熱水器水箱擁有150L、200L、250L、300L、400L、500L等多種規格(根據不同企業有所不同),水箱的合理安放往往是消費者需要事先考慮的。
不僅如此,從營銷的角度來說,水電工的推銷在某種程度上比商場服務員的推銷更有說服力。這同樣是鴻雁的優勢,他們有水電工隊伍這一重要的人脈資源。
大佬的進入,對一些中小企業來說,是無形的壓力,但是真心熱能的賀曉華并不擔憂。“曾經的太陽能熱水器也經歷過這樣的洗牌,最終剩下十幾個大型品牌,空氣能熱水器的洗牌速度或更快些。”賀曉華說,大佬的進入可以促使消費者更好地認識這類產品,行業也逐漸形成“產業梯隊”,未來,不同梯隊上都會有各自的代表品牌,并根據企業的定位不同擁有不同的客群。
售價不菲、售后維修難
科研與營銷齊發力能打破這些頑固瓶頸嗎?
空氣能熱水器之所以遲遲打不開自己的市場,不僅源于消費者對其認知度有限、前三代熱水器的已有市場份額龐大等原因,還在于它固有的發展瓶頸。
記者從一些生產廠家了解到,不少規格為150L的空氣能熱水器,出廠價達4000多元/臺(部分產品會根據性能差異、促銷活動等有價格浮動),市場銷售價達6000多元/臺。盡管一些品牌出于規?;a的效應、企業營銷戰略制定等原因,會相對便宜些,但總體來說,會比市場常見的電熱水器、燃氣熱水器價格高。
空氣能熱水器入市便打出的“節能環保”標語,在價格差距前,似乎很難戰勝電熱水器和燃氣熱水器。杭寧熱能的謝勇并不避諱這一頑固瓶頸,在他看來,“單獨使用空氣能熱水器,消費者認為成本高、不劃算,這一想法是合情合理的”。
而要拓展生產規模減少單體成本,對一家沒有強大現金流的企業來說,并不實際。“老技術”謝勇將目光放在了“性能集成”上,一個家庭,冬天需要采暖,夏天需要制冷,一年四季都需要熱水,既然熱泵技術與空調技術的基本原理是一致的,為何不將這些功能融合在一起,將節能、舒適做得更徹底?
在謝勇的帶領下,杭寧熱能的研發團隊開始往“三合一(即采暖+制冷+生活熱水需求)”集成方向發展,消費者享受同樣的冷(暖)氣、熱水,只需花更少的錢。簡而言之,夏天享受空調的同時,熱水幾乎是免費的。
三合一的機組無疑比單獨的空氣能熱水器更昂貴,但謝勇并不擔心銷路。他直言企業走的是高端路線,并在創業之初,一舉將產品打入海外市場。目前,出口份額占企業總銷量的30%。
鴻雁電器走的也是多功能合一的道路,朝系統解決方案方向發展。
在利用科研手段解決售價不菲瓶頸的同時,企業也同樣面臨售后維修難題。在拓展除江浙滬之外的湖南、湖北、貴州、云南等地的市場過程中,企業不約而同地將目光放在了當地的安裝維修公司上。
“三分靠產品、七分靠安裝。”真心熱能的賀曉華說,這一說法雖有夸張之嫌,但合理的安裝與維修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一些工廠之所以選擇貼牌,就在于渠道跟不上、安裝跟不上。
因此,真心熱能決定三渠道同下,解決安裝難題。“一方面,自己的安裝隊伍可以滿足企業周邊消費者的安裝、維修需求;另一方面,經銷商的安裝隊伍也同樣是主力軍;此外,不少企業會考慮專業的第三方公司,他們反應迅速,且單位成本也較低。”賀曉華說,不少家電大品牌也是采用吸收本地安裝公司的方式,來更好地服務銷售市場。
“我們也正在與長沙、南昌等地的安裝公司洽談,確保服務湖南、江西及周邊地區的消費者。”米特拉的安勝利告訴記者,預計年底就能談妥。
等待“割據戰”后
即將到來的市場春天
盛世欣興格力貿易的黃文軍一直記得,當年空調市場還未充分競爭時,最多出現了三四百個品牌,可如今,剩下的知名品牌只有十幾個。
“空氣能熱水器行業還未到充分競爭的時期,然而,依照如今的發展趨勢來看,它最終難避免走空調老路。”黃文軍坦言。
黃文軍也透露,雖然市場依舊混亂,但不可否認的是,這一行業的市場銷售額正在快速上漲。格力的空氣能熱水器,幾乎每年實現翻番增長。不少其他空氣能熱水器企業也表示,年增幅在30%-40%之間。
真心熱能甚至三年欲增10倍的銷售人員,試圖在這場“諸侯割據”的市場戰中脫穎而出。賀曉華告訴記者,今年上半年,區域經理等銷售人員已經從以前的七八個增加到如今的三四十個,目前招聘還在進行中,預計在三年內,銷售隊伍會擴增10倍。
“最初的市場銷售是粗放的,未來會越來越精細化,并且按照區域深耕。”賀曉華預計,空氣能熱水器的“割據戰”會比太陽能熱水器、空調等打得更為短促有力,到2014年—2015年,市場格局基本可以形成。
“因為綠色、環保、節能是永恒的熱點,與此相關的行業,亦是富有生命力的行業。”浙江省可再生能源協會秘書長朱萃漢對行業發展前景也頗有信心。
但是,僅僅靠國家制定產品標準、能效標準進行行業約束,是遠遠不夠的。浙江省可再生能源協會地熱能與空氣能分會秘書長丁寶根表現出自己的擔憂——即使企業拿樣機前去評定能效標準,但最終走向市場的產品規格是否與樣機一致,有待商榷。這需要企業誠信來支撐行業發展,畢竟目前的大部分消費者對這類產品只具備文字上的辨識,并不會去測試能效標準與實際使用產品的效率是否一致。
“能效標準不能從根本上改變市場混亂的局面,因為廠家自有自的‘游戲規則’。”丁寶根說,在承認行業前景良好的同時,對產品監管、消費者監督的呼吁必不可少。
于是,丁寶根正在試想一個計劃,即通過協會組織層面設定一個評價體系,包括技術層面的評價、消費者對產品體驗的評價、消費者對服務體驗的評價等,從而引導消費者選擇優秀品牌,對行業進行優化。“因為在產品的評審上,消費者一直都是被動的,沒有機會參與其中。”丁寶根說。
丁寶根也在等待《熱泵熱水機(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源標準等級》的正式實施,以及期待緊接而來的“行業大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