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技術相對成熟的拋物面槽式CSP電站為例,目前已投產的項目建設成本在$4.2/W-$8.4/W之間,成本的差異主要由項目所在地的直射陽光資源水平、勞動力和土地成本、儲熱系統和集熱場的規模所決定。
從建設成本的構成來看,反光鏡、接收器、儲熱儲能裝置和包括渦輪機所在的發電機組是最為關鍵的設備,這幾個部分占到了整個電站建設的50%以上。
三太陽能發電站建設瓶頸
◆并網困難
前瞻產業研究院分析認為,我國的光伏電站項目主要分布在西北電網管轄地區內。隨著國內光伏電站項目的加速,并網送電的難度在個別地區正在加大,由于電站最終并網關鍵是電網接入,沒有電網公司的電纜傳電,建好的電站則無法運轉。
◆關鍵技術有待突破
在光熱發電方面,盡管我國已掌握完全自主知識產權,但技術上與國外仍有差距,且尚未實現產業化,特別是部分關鍵組件的生產設備需要進口,比如生產聚光鏡的圓柱形半徑彎曲設備、外部壓制成型設備、深彎設備等被美國Glasstech公司壟斷。
◆投資成本較高
太陽能發電站建設成本大約九成是在初始投資階段,單機容量大,電站經濟裝機規模更大,投資回收期長,后期運營對技術和管理的要求高,對資金的需求較大。投資成本高企成為太陽能發電站建設的主要瓶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