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国产精品人妻av,我在野外截取一段视频,天堂网2018,少妇人妻呻呤

歡迎來到清潔供熱分會!
掃碼關注我們
您所在的位置:
節能減排 打造生態文明鶴城
時間:2013-10-29 來源:黑龍江新聞網 
分享到
節能減排不僅僅是為了完成國家、省、市的規定目標,也是每個行業、每個人應盡的一份義務。近年來,齊齊哈爾在生產、生活中的各個方面,都增加了節能減排的推進力度,天藍、水清、草綠、空氣清新,鶴城不僅在積極推進節能減排,更成為節能減排的受益者。

樹木的枝干、葉片,大量吸附塵粒,能使空氣中的飄塵減少50%以上,是龐大的天然“吸塵器”。有人計算1公頃樹林每小時能吸收200人一天呼出的二氧化碳,并放出大量氧氣。可見,綠色種植對人們的身體健康多么的有益。

近幾年,市委、市政府在城市綠化建設上高瞻遠矚,提出了退樓讓綠,在當今商海競爭愈發激烈的時候,市政府決策在商家必爭之地進行大規模綠地建設,還綠于民,造福百姓。

針對齊齊哈爾實際情況,園林處提出并開展了街路轉角建綠,拆墻透綠,松樹進城,冬植大樹等有效施工手段,大規模建綠。按照“見縫插綠、拆墻造綠、破硬增綠、還綠于民”的綠化思路,以道路口、公園廣場、街路轉角為重點,切實加大城區綠化建設力度,使城區綠化面貌發生了較大變化。

對聯通大道、安順路、新江路、清真路等44條主要街路的綠化進行了升級改造,栽植樹木2.85萬株,為了增加綠量,采取了見逢插綠和破硬增綠的辦法來增加綠量,在中環路等22條主要街路破路植樹1930株,解決了主要街路特別是商服網點門前的“光板路”問題,新增綠化面積2.5萬平方米。今年又對齊齊哈爾中心城區15條街路進行了綠化,共栽植大規格樹木4220株,新增綠化面積6.37萬平方米。

在街路轉角綠化上,在地質大廈門前綠地、博物館門前等處增加街路轉角30處,栽植樹木23.58萬株,新增綠化面積2.6萬平方米,還在主要街路安裝節能環保和組合方便的立體花盆100套,受到市民的普遍贊譽;在十三中學綠地、二十八中學綠地等地新增17處轉角綠地,栽植樹木8.87萬株,新增綠化面積3.69萬平方米;新增文化大街花樣年華前綠地、鐵路公安處轉角等7處轉角綠地,栽植樹木1.92萬株,新增綠化面積為2843平方米。對齊鐵俱樂部廣場綠地、運建裝卸樓等綠地進行鋪草新裝飾的街角綠化景觀,給過往行人帶來了耳目一新的感覺,為齊齊哈爾又增添了新的綠化景觀亮點。

幾年來,退樓讓綠使齊齊哈爾市中心城區新增13處公園得以實現。在勞動湖東拆遷17824㎡興建長庚游園;中華路原東路小學臨道6515㎡,興建東路游園;新明大街臨道7000㎡興建冬韻園等。對破產企業原汽車配件廠,進行原址改造建設成為馬恒昌紀念公園,占地面積7076㎡;大田集團廠區原址建設成為陽光公園,占地面積1.1萬㎡。另外,在齊齊哈爾市中華路,南馬路拆樓建綠,如楔形綠地、先鋒綠地、三江漁村綠地,后來,又建設運建樓綠地、齊鐵俱樂部綠地、大崗子綠地、203醫院綠地等一批新綠地。

通過近幾年的拆樓建綠建設,為齊齊哈爾城區街路增添了一大批景觀,豐富了齊齊哈爾園林景觀植物配置,新增綠化面積30多萬平方米。使齊齊哈爾城區面貌煥然一新,為齊齊哈爾老工業基地改造節能減排打下堅實基礎。

為了鶴城這一片藍天永遠保持蔚藍,為了使鶴城的綠色更加養眼,為了碧波蕩漾的湖水清澈明凈,為了下一代家園永遠美麗,實現節能減排,鶴城一直在努力。

低碳建筑節約土地

蓋樓建房,少不了磚瓦水泥。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對于建筑材料的需求量越來越大,在這方面的節能減排降耗,對于生態環境的影響無疑是最直接、最快速的。

近年來,齊齊哈爾大力倡導低碳節能建筑材料的推廣應用,向自然索取的越來越少,自然反而給予我們的越來越多。推進建筑節能與墻體材料改革,是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重要內容,在我市相關部門的積極引導下,齊齊哈爾正在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共贏。

“低碳生活建設先行”。長期以來,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下,齊齊哈爾的墻改和推散事業有了長足的發展,,為齊齊哈爾的低碳城市建設做出了突出貢獻。據市住建局建材辦統計:截至2012年末,累計節約土地6655畝,節約能源合標煤49.87萬噸,節約優質木材30.56萬立方米,綜合利用工業廢渣1753萬噸,減少二氧化硫排放0.93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116.8萬噸,減少水泥損失41.67萬噸,減少粉塵排放37.23萬噸,復墾土地約3800畝,取得了良好的社會、環境和經濟效益。

到2013年末,全市新型墻材生產比例將達到55%,應用比例將達到57%,當年可節約土地1100畝,節約能源合標煤9.21萬噸,節約優質木材6.27萬立方米,綜合利用工業廢渣134萬噸,減少二氧化硫排放0.15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20.25萬噸,減少水泥損失8.55萬噸,減少粉塵排放7.64萬噸。

描繪鶴城蔚藍的天

去年齊齊哈爾中心城區環境空氣質量優良天數首次達到358天,創歷史最好水平。今年齊齊哈爾成功舉辦了中國(齊齊哈爾)第十三屆綠色(有機)食品博覽會,吸引了來自美國、德國、日本、印度等10個國家和地區以及國內24個省市的千余家企業參會。不久前,齊齊哈爾被評為“2013中國十佳食品安全城市”。每當談到齊齊哈爾的環境,鶴城廣大市民更是贊不絕口,幸福和驕傲溢于言表。

近日,記者從市環保局了解到:在齊齊哈爾申報國家節能減排財政政策綜合示范城市以來,市環保局深感責任重大。在籌備工作中,不敢有絲毫懈怠,將肩上的壓力變為克服一切困難的動力,科學謀劃,精心組織,較好地配合專家完成方案編制。專家組為了全面、準確掌握齊齊哈爾環境方面信息,需要搜集、整理、提供大量有關全市生態環境、污染物排放、涉及環境市政基礎設施建設等現狀,和生態保護、污染防治、污染物減排等工作,及各方面專項發展規劃信息資料,涉及面廣、時間跨度大,收集整理工作繁重。

為了提高方案的可信度,需要有大量技術可行、經濟合理的工程項目提供支持,面對征集上來的近千個項目,經與項目單位反復對接,對項目嚴格甄別、篩選,認真梳理、整合,科學規范、調整,最終確認7大類145個項目,工作內容之繁瑣、工作量之大超乎以往。在市財政局總協調下,市環保局作為污染物減量化牽頭部門,帶領縣區環保局聯動,發揮系統團隊精神,敢于擔當、認真負責,與建設、城管、畜牧、工信和發改等部門密切配合,團結協作。在工作關鍵節點,無特殊情況節假日人不外出,手機24小時保持暢通,隨時協調解決工作中遇到難題。工作人員加班加點是常事,幾乎沒有休息一個完整的節假日。

申報工作初戰告捷后,市環保局還將在市委、市政府的統一領導下,與相關部門及縣區政府積極配合、共同努力,創新推進機制,采取超常規措施,全力推進方案實施,為齊齊哈爾老工業基地轉型,為全市人民創造一個良好的生產生活環境,為齊齊哈爾經濟健康和可持續發展作出貢獻。

讓生活更美好

道路平坦寬闊,樓房容光煥發。隨著南馬路東段升級改造接近尾聲,市民有幸在道路封閉3個月后重新體驗交通的順暢,而沿街整治一新的立面裝飾和牌匾則與道路十分搭配。經過實地踏查記者發現,這些“新”樓房可不僅僅是簡單的面子工程,而是由里到外變年輕了。

2007年開始,建設部門對齊齊哈爾既有建筑情況進行調查摸底。全市共有既有居住建筑1.08億平方米,其中按照節能標準進行設計的居住建筑面積3000萬平方米;有改造價值的居住建筑面積為2185萬平方米,其中嚴重低溫的樓房300萬平方米。

2008年開始,齊齊哈爾堅持“改造一片、完善一片”的成片改造,與臨街樓房立面改造相結合,熱源、管網熱平衡改造完成效果好,冬季室溫不達標、溫度低、紅磚樓優先,近期有動遷計劃的不予改造的原則,開始大規模改造既有建筑。

家住南馬路北鄰醫藥綜合樓4單元303室的張喜明和老伴王秀文家,原有的漏風鐵窗已經被齊翔建工集團統一更換成塑鋼窗。瞧著這棟13年的老樓房從里到外又換上了新裝,兩人像過節一樣歡喜。王秀文算了筆賬,如果百姓分別為自家外墻做保溫,再加上換塑窗、樓宇門,至少需要一萬元。而現在由市政府統一改造,居民一分錢不用花就享受到了溫暖的居室和優美的環境,這次改造工程最大的受益者就是老百姓。

記者了解到,南馬路立面改造涉及五福小區、安智小區、安居小區、趙園小區、醫藥綜合樓等19棟臨街住宅樓,工程涉及外墻外保溫、屋面、屋頂、外門窗、內保溫門、外樓宇門等結構改造、底層室內周邊地面節能改造。采取統一采購材料、統一施工流程進行建設,以確保這項民心工程順利完成。

從2008年到今年的6年時間,齊齊哈爾已累計完成460萬平方米既有建筑節能改造,共節約標煤13.7萬噸,減排二氧化碳33.7萬噸,減排二氧化硫4395噸,減排粉塵618噸。百姓俗稱的“穿衣戴帽”工程,不僅與小區綜合改造、居民門窗更換相結合,還與城市街路改造相得益彰,成為當前一項造福鶴城百姓的重大民生工程。

綠色交通暢行

“的哥”李師傅是位老司機了,有著多年的出租車駕駛經驗,他也是齊齊哈爾最早一批開上雙燃料出租車的“元老級”人物。“從2008年中心城區開始投放使用雙燃料出租車開始,我的車就用天然氣了。”李師傅說,那時候的雙燃料車還不是很多,“現在不一樣了,大家都積極響應國家號召,節能減排的同時,也能減少一些成本。現在的出租車,能有三分之二都是用天然氣了。”

雙燃料出租車后備箱里的儲氣罐,一次可以儲存20立方米左右的天然氣,李師傅的車加一次天然氣,大概能跑180公里左右的路程。“過去用油比現在污染大,汽油的還好點,柴油的車尾氣排放的污染物更嚴重。現在使用天然氣,尾氣排放能降低不少。”

李師傅告訴記者,雙燃料車既環保又能節省運營費用。同樣的路程使用天然氣和使用汽油相比,差不多能節省一小半的費用。“如果全程使用汽油的話,每公里大概費用0.6—0.7元左右,甚至更多,而全程使用天然氣,每公里只要0.4元左右,每公里大概能省2角錢。”李師傅說,不要小看這一公里省下的2角錢,要是按一天跑350公里算,還是能節省不少錢的。“即使汽油和天然氣輪流使用,同樣也會比只用汽油的出租車省錢。一年尾氣排放量也能降低很多呢。”對于雙燃料車的好處,李師傅體會頗深。

齊齊哈爾2008年確定中心城區新投入出租汽車車型為雙燃料車型,截至目前,累計投入天然氣出租汽車1200臺,占比達到45%;每臺車年可節約汽油2.4噸,減排氮氧化物0.96噸,年可節約燃料成本2萬元。

與此同時,不少私家車也加入到“油改氣”的隊伍中,所有改裝后的車輛較改裝前,能節省50%左右的費用,同時還能提高發動機的使用壽命。

使用節能燃料不是出租車和私家車的專利。從2009年開始,齊齊哈爾公交行業車輛更新提速,清潔能源車輛應用逐步普及,公交行業應用新能源汽車政策已明確,目前北三區已有10條線路308臺公交車輛為天然氣車輛,純電動與電氣新能源公交示范線路已投入運營。根據實際測算,按相同功率與車型計算和運營里程比較,應用天然氣公交車,每車每年可節約柴油5.13噸,可減排氮氧化物2.14噸,年可節約燃料成本4.2萬元。

新農村“低碳”生活

“以前,做飯時就怕下雨,濕了柴火,很難點著。就算點著了,也是滿屋子的煙!”提起沼氣池建設帶來的好處,依安縣豐林村村民孫紅梅有說不完的話:“不光做飯,村里環境也挺糟糕的,糞便污水隨處可見,養殖戶家里更是蚊子蒼蠅滿院飛,路過壕溝,就得捂上鼻子。這幾年,村里集中建成了沼氣池,全村從里到外都變了,大家伙兒的心里也亮堂了。”

近年來,隨著畜禽養殖數量、規模的不斷增加,也帶來了糞肥資源浪費和農村生活環境臟亂等問題。為減少環境污染、增加優質能源供應、促進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依安縣將沼氣的綜合開發利用作為了一項重點工作。在豐林村投資480萬元,建設厭氧發酵裝置1000立方米,貯氣柜500立方米的大型沼氣工程。該項目可日處理牛糞20噸,年產沼氣31萬立方米。目前,該村560戶農民已全部入住新樓,全部用上了沼氣,而且還全部是管道輸送,比搬運液化氣罐更方便,沼氣還比液化氣的火更硬,沒有味,價格還便宜。

依安縣豐林村的改變,只是齊齊哈爾各縣(市)區沼氣開發利用的一個縮影。一直以來,齊市大力推廣戶用沼氣池,經過了9年的努力,取得了可喜的成績:共計獲得戶用沼氣池46720個,沼氣服務網點139個,養殖小區及聯戶沼氣工程86個,大型沼氣工程24個;“十一五”期間共建成戶用沼氣池35360個,沼氣服務網點139個,養殖小區及聯戶沼氣工程86個,大型沼氣工程10座,年產氣總量約為1771.17萬立方米、節約標煤約12580噸、直接經濟效益約5894.24萬元、年產沼渣8.85萬噸、沼液82.65萬噸。年處理各類糞便總量超過28萬噸。在用服務網點108個,服務農戶25300戶,累計獲得國家及省項目資金1.6億元。

據了解,戶用沼氣年產沼氣大約366立方米,可供3至5口人10個月做飯、照明之用,可節省大量煤、柴。農民建了沼氣池,做飯省事又干凈,點燈也不用電了,同時,減少了有害氣體的排放,改善環境,使村容村貌有明顯改變。

目前,齊齊哈爾各縣(市)區以戶用沼氣工程為重點,結合農村改圈、改廁、改廚,推行“種植——養殖——沼氣——種植”等模式發展循環經濟,沼氣池連種接養,用沼液澆過的蔬菜葉片大而肥厚,用沼渣追肥的農作物畝產量能提高、蟲害少、顆粒飽滿,真正實現了村莊、庭院廢棄物再生利用的良性循環。

在使農村環境大大改善的同時,也拉開新農村“低碳”生活的序幕。

國家節能減排財政政策綜合示范城市

根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為進一步推動節能減排工作,促進經濟結構調整和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十二五”期間,財政部、國家發展改革委決定在部分城市開展節能減排財政政策綜合示范,通過整合財政政策,加大資金投入力度,力爭取得節能減排工作新突破。

(一)基本原則

一是堅持節能減排與發展經濟相結合。以節能減排為抓手,大力淘汰落后產能,嚴控高耗能、高排放行業過快增長,推廣先進節能環保技術產品,改造提升傳統產業,發展現代服務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和人居環境改善,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

二是堅持政府推動與機制創新相結合。加強政府對節能減排工作的組織領導,創新工作體制,充分發揮財政資金的引領帶動作用;完善有利于節能減排的市場機制,吸引社會資金加大節能減排投入,加快構建節能減排長效機制。

三是堅持重點突破與整體推進相結合。優先選擇節能減排潛力大、投入少、見效快的重點行業、重點企業進行突破,同時要統籌規劃,全面推進工業、建筑、交通運輸和全社會的節能減排工作。

四是堅持政策激勵與目標約束相結合。加強對試點城市的財政支持,積極引導試點城市深入推進節能減排工作;同時要強化責任目標考核,加強監督檢查,促進試點城市為完成全國節能減排目標多做貢獻。

(二)總體目標

在示范城市樹立綠色、循環、低碳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政府為主導、企業為主體、市場有效驅動、全社會共同參與的推進節能減排工作格局,實現工業、建筑、交通運輸等領域能效水平大幅提高、低碳技術廣泛推廣、可再生能源規模化應用、主要污染物排放量顯著減少、服務業加快發展、合同能源管理等市場化機制逐步健全,使試點城市節能減排工作走在全社會前列,可持續發展能力顯著增強。

(三)主要任務

圍繞產業低碳化加大產業結構調整力度。堅決淘汰落后產能和設備,支持重點企業實施節能技術改造,大力推廣應用先進節能環保技術和設備,提高重點行業產業集中度和先進生產能力比重。提高高耗能、高排放行業準入門檻和主要耗能產品能耗限額水平,強化節能、環保、土地、安全等指標約束。加快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服務業,提升優化產業結構。

圍繞交通清潔化改造城市交通體系。在城市公共服務領域大力推廣使用節能與新能源汽車,鼓勵私人購買低排放和新能源汽車,配套建設新能源汽車充電站等基礎設施。大力發展公共交通運輸體系,倡導綠色出行,鼓勵公交優先和各種公交便利化。

圍繞建筑綠色化推動建筑節能。積極發展綠色建筑,政府辦公建筑、學校、醫院、大型公共建筑、保障性住房、棚戶區改造等逐步強制執行綠色建筑標準。新建建筑嚴格執行節能強制性標準。北方采暖區城市全面推進既有居住建筑供熱計量及節能改造,實施“節能暖房”工程;推動夏熱冬冷、夏熱冬暖地區既有居住建筑,以及公共建筑節能改造。達到節能50%強制性標準的既有建筑基本完成供熱計量改造,并同步實行按用熱量計價收費。推進公共建筑節能,加強節能監管體系建設,深入推進建筑能耗統計、能源審計、能效公示及能耗監測。

圍繞集約化加快發展服務業。支持現代物流以及金融、科技、咨詢、信息、服務外包等高端生產性服務業發展,著力打造服務業聚集圈(帶)或聚集園區,促進現代服務業功能聚集,形成輻射廣、功能強的現代服務業空間布局,實現規模化、產業化發展。圍繞居民消費結構升級以及城鎮化要求,大力發展社區服務、家政服務、再生資源回收利用等面向民生的服務業;規范提升傳統服務業,拓展傳統服務業的發展空間和專業門類。

圍繞主要污染物減量化促進城市環境質量改善。建設完善的城鎮污水處理設施配套管網,改造污水治理設施,提高污水收集率、處理率和回用率。科學制定生活垃圾分類辦法,建設完善的垃圾收運處理體系,全面實現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大力推進電力、鋼鐵、水泥等行業的脫硫脫硝。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引導和支持生產、流通和消費等領域廢棄物減量化、資源化和再利用,形成循環經濟的生產生活模式。

圍繞可再生能源利用規模化優化城市能源結構。采取綜合配套措施,推進太陽能、風能、生物質能、地熱能等可再生能源的綜合應用示范。充分利用公共建筑和開發區、工業園區屋頂,集中建設太陽能發電系統;大力推廣太陽能熱水、地熱能在建筑上規模化應用,積極推進光電建筑一體化應用。有條件的區域建設以智能電網為載體、“發輸用”一體化、可再生能源為主的分布式電力系統。

(四)政策保障

1.現有支持節能減排和可再生能源發展的各項政策優先向試點城市傾斜,對符合條件并列入實施方案的項目按現有政策給予支持。

2.對列入實施方案但現有政策沒有覆蓋的項目,中央財政根據項目投資、地方投入和節能減排效果等情況給予綜合獎勵。已經享受政策支持的項目,綜合獎勵不再重復安排。

3.示范城市所在省級政府和本級政府要安排一定資金,專項用于城市節能減排綜合示范。

請掃描國際金屬太陽能產業聯盟微信:\

【稿件聲明】:
文章轉載自合作媒體或其它網站,僅為傳播信息,不意味著贊同文中的觀點或證實文中的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若有侵權行為,請聯系我們盡快刪除。本網站標注原創文章,轉載請注明來源:CCMSA清潔供熱分會。

  • 相關文章:
  • CopyRight 2022 清潔供熱分會 版權所有 京ICP備19042900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