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公安機關查明,2010年以來,犯罪嫌疑人俞某某(男,46歲,浙江省海寧市人)、朱某某(男,45歲,浙江省海寧市人)在貴陽市花溪區金竹鎮開設黑作坊,從江蘇無錫、廣東佛山等地購進板材,生產水箱;又從浙江省海寧市購進發熱管、支架;在貴陽等地定制包裝紙箱,貼上仿制商標,制造偽劣太陽能熱水器后,將假冒偽劣太陽能熱水器銷往貴州、河南、廣西等省,涉案價值高達1000余萬元。
據珊友電器老板楊某交代,今年3月份的一天,一位自稱是貴陽的“俞老板”來到商店,稱其是生產太陽能熱水器的能手,且專門批發大品牌的太陽能熱水器。“他說他的價格保證很低,發價比同類牌子要低一半以上”。受到利益驅使,楊某當即給俞老板訂了一臺太陽能熱水器。在發現利益可觀后,楊某又多次向“俞老板”進貨。
6月13日,警方得知“俞老板”要親自給楊某送貨后,警方立即在交貨地點布控,成功將犯罪嫌疑人俞某某及同伙朱某抓獲,當場扣押一輛載有太陽能熱水器的車輛。
據犯罪嫌疑人俞某某交代,2010年以來,在沒有注冊登記的情況下,他擅自在貴陽市花溪區金筑鎮租房開辦了一個沒有廠牌標識的太陽能加工廠,從事加工生產偽劣品牌太陽能熱水器。他們通過到各地兜售,了解到消費者對“大品牌”青睞有佳,但是,對產品真假偽劣無法清晰辨認。
針對這一情況,俞某某從浙江一廣告公司購買仿制的“四季沐歌”、“美的”、“皇明”“太陽雨”等商標標識,在沒有相關廠家授權的情形下,根據代售點的需要,私自將這些仿制的商標圖案粘貼在其生產的太陽能熱水器上,最后制造成一整套假冒的太陽能熱水器產品。并向代售點、分銷商保證:“要什么品牌就有什么品牌,價格都一樣”。
銷售渠道多在城鄉結合部一帶
通過梳理,警方發現,俞某某制造的偽劣電器多是銷往縣城及城鄉結合部經濟欠發達一帶,考慮到消費者文化程度以及消費心理,他們多在縣城周邊發展分銷商、代售點,由于老百姓辨別真偽能力有限,再以低價銷售“大品牌”為幌子,很容易就謀取到了暴利。
經了解,俞某某的黑作坊月生產太陽能熱水器約為400余臺,一臺太陽能熱水器的成本約700-800元,批發價為1200元左右。-每月就可賺取非法利益10萬余元。
目前,普定縣公安局已查封廠房,查扣生產流水線,搗毀這一制造假冒偽劣太陽能熱水器窩點。并在普定、貴陽等地查獲假冒注冊商標、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太陽能熱水器成品共29臺,半成品19件。
查扣物品后,公安機關申請“美的”等廠家專業人員對扣押物品進行鑒定,鑒定結果表明,查扣的太陽能熱水器為假冒偽劣產品。
目前,案件正在進一步審理中。
請掃描國際金屬太陽能產業聯盟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