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熱水
日前,目前國內最大的太陽能工業應用工程——力諾瑞特山東金號織業有限公司染整車間太陽能工業熱力系統工程——最后的施工調試工作,投入運行。此太陽能集熱系統的建筑面積達到了25000多平方米,也是目前國內最大的工業用太陽能集熱系統。山東金號集團副總裁王強說:“按這個太陽能集熱系統的設計壽命15年來計算的話,可以給我們公司節約12年的蒸汽費用,大約就是6000萬元。”這個大規模熱能項目的關鍵技術和設備,來自力諾瑞特。
早在2年前,力諾瑞特的工業綠動力計劃就建成了全國第一個工業用太陽能鍋爐,這個項目能將15℃左右的冷水加熱到95℃后,再將95℃熱水加熱成150℃的蒸汽。從15度到150度,看起只是溫度的提升,但突破的卻是太陽能熱利用從熱水向熱能升級的瓶頸。
制冰
從提出“工業綠動力”以來,力諾瑞特工業熱利用取得了豐碩成果,涉及不同行業,指向工業生產的各個領域,得到了社會的肯定,為太陽能中高溫利用在工業上率先走出了一條康莊大道。
2013年4月中旬,力諾瑞特與泰安華能制冷公司共同建設的太陽能驅動氨水吸收制冰蓄冷系統完成調試運行,成功產出第一桶冰!這標志著力諾瑞特太陽能中溫熱能應用技術在烘干、紡織、空調等領域取得突破之后,再次拓展了太陽能光熱應用領域,填補了中溫太陽能制冰蓄冷行業空白。
該中溫太陽能制冰蓄冷系統機組以力諾瑞特國際領先的150℃中溫集熱技術為基礎,結合氨水吸收式制冷技術,利用60㎡的中溫太陽能集熱器提供120℃以上的蒸汽、熱水、導熱油為驅動能源,驅動系統制冷或制冰。系統白天蓄冷,晚上作為降溫的持續冷源,每天四小時制冰量可達到1.5噸—2噸,用作空調可滿足100平方面積的蓄冷,用于儲存蔬菜,可為120噸蔬菜提供冷藏保鮮服務。太陽能驅動氨水吸收制冰蓄冷系統可廣泛應用于制冷空調、蔬菜水果肉類保鮮、啤酒生產、儲藏等等多個領域。
烘干
烘干,是太陽能中高熱利用的又一個領地。浙江臺州偉星管業是塑料管件制造廠,需要對塑料原料烘干進行加工,從而產生管件,由力諾瑞特實施的偉星管業工業熱能利用工程,利用太陽能將工質加熱到使用溫度,由管路輸送至烘箱,使烘箱內空氣加熱到使用溫度,通過風管將熱風輸送到烘干設備內的物料表,使物料中所含的水分以氣態的方式進行擴散,使物料內部的水分逐漸減少,達到烘干的目的。
此工程所安裝175平方米集熱器每天可產生28800立方米熱風,可實現全天候80℃~90℃太陽能熱風供應,替代以往常規能源使用量70%,并可實現自動控制和遠程監控。據測算,該項目每年可節約約30噸標準煤,減排約66.5噸,可正常使用15年以上,3年即可回收成本。
海水養殖
力諾瑞特海之寶海洋科技有限公司海帶鹽燙分廠項目,是太陽能從純粹的工業領域到養殖業的延伸。
該項目在海之寶公司原有廠房屋頂安裝太陽能集熱器,系統采用力諾瑞特研發的太陽能工業熱力系統,利用太陽能集熱輔助加熱鍋爐給水的方式,利用太陽能集熱器將進鍋爐的軟化水升溫至70℃左右,然后將高溫水加入鍋爐,再利用煤進行二次升溫,加熱至飽和蒸汽后滿足企業生產需要。集熱面積2830㎡,項目全年日平均提供70℃以上熱水90噸,年節約標準煤464噸,可減排二氧化碳1160噸、二氧化硫8.4噸,具有良好的環境、經濟和社會效益,并獲得了2012年度山東省重大節能技術產業化獎勵資金100萬元。
中溫工業熱利用,全力以赴的力諾瑞特
在中溫工業熱利用上取得不菲的成績,對力諾瑞特來說,絕非一日之功。為拓展太陽能熱利用領域,在150℃中溫集熱技術通過中科院院士專家團驗收后,力諾瑞特馬上建成了集采暖、制冷、熱水和照明“四位一體”的“零碳館”,并發布了全球首座CPC中溫工業熱利用系統,實現了我國太陽能熱利用由民用領域向工業中高溫利用領域的飛躍。
除此之外,力諾瑞特還組織專門團隊先后對印染、釀造、牛奶廠、油脂提取、塑料管業、瀝青加熱、糧食儲備庫、屠宰廠、造紙廠、木料烘干、采暖等11個行業進行了調研,對其工藝進行了詳細的了解,為太陽能工業熱能技術的研究和推廣奠定了基礎。
繼去年年底,力諾瑞特“中低溫太陽能工業熱力應用系統技術”入選國家發改委《國家重點節能技術推廣目錄(第五批)》后,2013年6月30日,針對目前節能量的測量和驗證方面存在的問題,力諾瑞特聯合山東省標準化研究院、山東省特種設備檢驗研究院在全國率先開展了工業鍋爐節能量測量和驗證地方標準的研究,并起草了《工業鍋爐系統節能量測量和驗證技術要求》。為推動工業熱利用行業標準的制定做出了應有的貢獻。
請掃描國際金屬太陽能產業聯盟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