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畢業于香港城市大學的李仁星毅然放棄了國外留學的機會,回到了孕育自己25年的天普集團。
12月6日,在2013年中國太陽能熱利用產業年會上,天普集團董事長程翠英和天普新能源總經理李仁星同時亮相,這也是李仁星首次代表公司形象登上行業年會舞臺。當時,李仁星是上任不久,被企業賦予新一代領軍人物的重任。時年,李仁星27歲,因此也被稱為太陽能光熱行業的“少帥”。
在這次采訪之前,我和李仁星在天普公司見過一次面。在我的印象中,李仁星靦腆含蓄卻不失大男孩的陽剛之氣。李仁星有超強的人格魅力,天生帶有一種親和力。毋庸置疑,這份親和力是其在公司企業文化中耳濡目染,潛移默化中形成的一種習慣。雖然在公司里呼風喚雨,但是在相處中,李仁星始終給人一種平和友善的姿態,既沒有成功老板常有的那種高高在上以勝利者自居的表情,也沒有那種夸夸其談的交流方式。12月6日當天整個采訪過程類似好友之間談笑風生中進行的,源自于肢體語言和話語中的尊重,平等,讓人感覺李仁星就是自己的一個好友。
對于“入世”在即,李仁星流露出了成熟的穩重。在2013年中國太陽能熱利用行業年會企業領袖沙龍第二組主題會上,李仁星大膽地提出“無憂365”服務商。李仁星說,天普要抓緊有利時機。天普作為民營企業是靠品牌支撐走過25年的歷史,天普重新定位服務商以后,對天普的生存發展至關重要。在我們行業很多時候,其實很多客戶都不知道需要什么產品,更多的讓我們幫助客戶把握到底客戶需要什么產品。
由于在香港城市大學4年時間學習建筑系專業,尤其是在太陽能與建筑一體化的開發項目上,李仁星顯得更勝一籌。在技術方面,李仁星號召不光光只局限在產品方面,更多的是看系統方面,比如,在北京做的房地產項目,工程師不光懂太陽能知識,更多的了解暖通、給排水等等知識,像這樣的要求,客戶行業的商業模式決定我們行業必須更多的學習他們的知識,從客戶角度思考問題,無論從產品和技術都要做一個大的提升,在服務方面,支撐服務商的核心,這個服務不光光指硬性的服務,更多的是企業是否有服務意識服務思維,決定能否在目前大的商務環境支撐一些產品和技術。
對于整個行業,李仁星的觀點是,太陽能光熱行業的發展,必須要有成熟、可靠的市場為依托。最后,李仁星強調:“我認為,民族品牌也要通過合作來發展,通過自強使自己的品牌發展壯大。”李仁星的回歸,給天普集團增添了活力,同時也注入了年輕人新一代的血液。通過這次行業年會,李仁星也正式走上了太陽能光熱行業的舞臺。
請掃描國際金屬太陽能產業聯盟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