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太陽能工程項目抽查竟然90%不合格!
據悉,早前根據太陽能熱水系統與建筑一體化示范項目應符合的標準(其中重要一項是太陽能熱水系統熱效率不低于45%),浙江省相關職能部門據此在當地對太陽能工程進行了一次抽查,結果在所抽查的10個項目中,有9個不合格,其中還不乏一些大品牌。
“因為當時有業主反映太陽能不好用,所以我們也帶上儀器到已經竣工的項目上去檢測,但抽查結果很不樂觀”。7月16日,曾參與抽查的浙江煜騰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煜騰”)董事長姚衛國在接受中國房地產報記者采訪時如是表示。
的確,縱觀整個太陽能光熱行業因缺乏工程驗收標準而導則一系列問題的出現,除此次浙江太陽能工程項目抽查高達90%的比例不合格外,太陽能應用大省安徽太陽能工程項目中“李代桃僵”(甲方指定品牌被調換,以次充好)事件也屢見不鮮,甚至因貨不對板而對簿公堂。
作為太陽能光熱重鎮之地山東的太陽能工程項目情況也不樂觀。一位不愿具名的山東大型太陽能光熱企業負責人告訴中國房地產報記者:“當地一家大型地產開發商甚至曾經來我們廠說租我們的太陽能熱水器,一臺200塊,一旦驗收通過就拉回來,當時我們沒同意,但后來聽說有同行給他們干了。”對此,業內專家表示,這一切的根源在于強制性工程安裝驗收國家標準的缺失。
為填補太陽能工程安裝驗收國家標準的空白,煜騰牽頭聯合浙江省太陽能檢測中心、浙江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及幾家省內講信用重質量的生產施工企業成立標準制定組,共同制定《浙江省平板太陽能與建筑一體化生產、設計、施工、驗收標準》(以下簡稱“標準》”)及進入浙江市場進行施工平板太陽能與建筑一體化企業的考核制度。
據悉,《標準》的主要內容包括產品生產標準、設計時的定量標準、施工標準及完工后的驗收標準,特別是最后的驗收是委托第三方權威機構進行專項驗收?!?a href=/topic/3763.html target=_blank>標準》制定后將首先在嘉興市先試點推廣然后再全省推廣。
姚衛國進一步解釋了設計時的定量標準的內涵,它是指多少建筑面積配置多少熱水,這個定量要固定,因為現在很多地產開發商純粹未來應付驗收,只裝上太陽能就算完工,沒有滿足家庭熱水真正要求。
談及完工后的驗收標準,他表示,由于太陽能工程沒有專項驗收,所以在施工單位調試完畢后,委托第三方驗收很有必要。檢測費由施工單位出,一般一個項目幾萬元,這筆費用可在招投標中列入成本計算里面,這樣一來也可解決檢測費的問題。
姚衛國還介紹說,早在2012年下半年,煜騰就開始啟動了《標準》的相關工作,至今文稿已經全部完成,等待專家審定。選擇平板太陽能來打頭陣是因為現在工程市場越來越多地應用平板,特別是中高層建筑越來越多,真空管無法滿足需求。
國際金屬太陽能產業聯盟副秘書長陳講運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標準》的制定和推廣對整個行業來說無疑會起到促進作用,但《標準》的執行將更考驗整個行業。其實,行業并不是缺乏標準,而是缺乏落地執行和有效監管。
(來源:中國房地產報 記者:陳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