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皇明集團在中國太陽谷召開“曝潛強標”第11次新聞發布會。
近幾年來,全國約有13個省22個地市出臺了太陽能強制安裝政策,在國家力推節能減排的政策下,太陽能與建筑“聯姻”本是建筑節能減排利好,但事與愿違太陽能行業“強安標”的缺失,卻致使短命工程瘋長。
日前,在中國太陽谷“曝潛強標”第11次新聞發布會上,皇明集團再次曝潛稱,目前國內80%-90%的民用供熱太陽能熱水工程系統在房地產項目交付使用后一年左右的時間里出現問題,甚至很多都停止使用,不到兩三年完全成為擺設。
太陽能“強裝令”變味
近幾年來為推廣太陽能,全國多地推出了地方強制性安裝太陽能熱水器政策規定。據不完全統計,全國目前已有13個省22個地市出臺了太陽能強制安裝政策。如山東濟南市規定新建12層以下的住宅和賓館酒店,必須采用太陽能熱水器熱水系統。凡新建的實施集中供應熱水的公共建筑,必須采用太陽能熱水器集中供熱水技術和產品。
“強裝令”在推動太陽能建筑一體化進程和太陽能熱利用行業發展方面起到了巨大作用,然而執行中卻凸顯很多問題,在不少安裝太陽能熱水系統的小區中,熱水不熱、費用翻倍、很多業主已棄用該系統,換成普通燃氣熱水器。
家住河北邯鄲百家樂園小區的申大媽就抱怨稱:“從我搬進來,這臺太陽能熱水器就是一個擺設,不插電加熱就不管用,別管外邊的陽光多足,熱水器里的水溫就是升不上來。”
7月22日,在中國太陽谷“曝潛強標”第11次新聞發布會上,全球太陽能領軍企業—皇明集團再次驚曝:目前中國80%-90%的民用供熱太陽能熱水工程系統在房地產項目交付使用后一年左右的時間里出現問題,甚至很多都停止使用,不到兩三年完全成了擺設。
“強安標”缺失為短命工程主因
在“曝潛強標”新聞發布會上,國際太陽能學會副主席、皇明集團董事長黃鳴將太陽能短命工程瘋長的矛頭指向了行業 “強安標”缺失,“強裝令”的錯位。
中國農村能源行業協會原太陽能熱利用專業委員會主任羅振濤在發布會中,表示,這些強制性安裝規定都是幾年前制訂的,大方向是對的,但是規定和標準不是很細。沒有規矩不能成方圓,現在的問題就出來了,教訓很深刻!
“太陽能惡劣的工作環境,要解決管路凍堵、電加熱水中帶電、內膽腐蝕漏水、保溫層漏風跑氣、支架銹蝕坍塌、管路開裂漏水等多個技術問題,因此,對標準應該更苛刻,必須有強制標準作為保障。但是在各地強制性安裝政策中,關于產品的質量、性能等標準是一個真空。”皇明集團總工程師王冬梅說。
“換句話說,強制性安裝沒有門檻標準,阿貓阿狗的太能陽能產品都能上,不出安全和質量問題才怪。”黃鳴說。
節能建筑標準應劃出太陽能質量“紅線”
2013年,全國城鎮太陽能光熱應用建筑面積達到27億平方米,這顯示國家對可再生能源的推廣決心和力度,但是太陽能強制安全標準的缺失,卻給后續工作帶來陰影。
羅振濤表示,太陽能強制性安裝推動了建筑太陽能廣泛運用,但是由于標準缺失,導致產品標準體系與行業發展、推廣速度不匹配,致使建筑太陽能工程質量出了問題。
“就像以前家電下鄉的惠民工程一樣,搞得太陽能產業一塌糊涂,大家都不買太陽能熱水器,而換成燃氣熱水器了!”羅振濤說。
那么,為什么強制性安裝太陽能垃圾產品無人問責?為什么強制性安裝的安全標準缺失多年無人解決?羅振濤分析,這就是行業的潛規則,太陽能企業之所以冒風險以次充好,是因為房地產開發商從成本考慮希望太陽能產品價格越低越好,但是受害的是消費者和太陽能產業。
黃鳴稱,由于太陽能強制性安裝標準缺失,產品良莠不齊,房地產開發商睜一只眼,閉一只眼,本身沒有對太陽能的選擇提高門檻,也很少有房地產開發商去研究太陽能,主動“安全標準”意識不夠。
“如果節能建筑標準制定部門不對太陽能提出標準要求,只能讓太陽能垃圾工程更為猖獗,最終的后果是建筑節能減排任務無法完成,太陽能建筑工程反而成了高耗能。”黃鳴表示。
(來源:中新網能源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