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最早進軍太陽能熱水器領域的家電企業,海爾延續了其在家電領域的領先優勢,近年來快速躋身國內太陽能領域第一集團軍行列,緊跟太陽雨、桑樂等專業型企業,成為眾多家電企業轉戰太陽能光熱市場的標桿和模板。
分析人士指出,隨著太陽能技術升級、從農村向城市擴張,作為家電企業的海爾,將會借助現成完善而成熟的家電分銷渠道,進一步提升其在國內太陽能市場的領先優勢。
海爾在太陽能領域的快速崛起,不僅解決了此次爭議頗多的“家電企業到底能不能做太陽能”、“能不能做好太陽能”等問題,也給此后美的、萬和、長虹、萬寶等眾多家電企業的進入提供了可借鑒和參考的模板。
家電不同于太陽能
不過,當年海爾在進軍太陽能行業之初,也曾遭遇過專業化程度不夠造成的市場拓展緩慢等諸多困擾。最后,通過邀請皇明集團旗下專門負責億家能太陽能運營的總經理馮建華等一批專業人才加盟,面向太陽能市場實施特色化的市場布局和營銷推廣。
傳統家電的推廣普及基本上是“先城市后農村”,而太陽能卻正好相反。這自然給企業的市場營銷布局提出了新的要求。
海爾作為國內家電業的一面旗幟,在品牌影響力、產品技術研發、市場營銷網絡等方面均建立起了雄厚的市場沉淀。不過,在進入太陽能初始,除了品牌影響力可以輻射和借用外,海爾在產品技術研發、市場營銷網絡等方面都必須是從零開始。
由于太陽能的非電性、安裝涉及水暖建材等配件,農村的太陽能銷售從初始便從水暖建材經營者轉型而來,還有一部分傳統的家電經銷商轉型,均是以太陽能鄉鎮專賣店的模式在拓展,并未直接進入百貨商場。
海爾多年來在一二級市場正是以國美、蘇寧等連鎖渠道為主,三四級市場則是以區域代理商和海爾專營店為主導。但由于太陽能熱水器的特殊性,這一產品上市之后并未能在海爾上述傳統渠道內獲得銷售規模上的支持。
不過,此后很長一段時間內,手握影響力巨大的品牌優勢,海爾太陽能卻無法與皇明、太陽雨、桑樂等專業太陽能企業抗衡。一度市場上還掀起過“家電企業進入太陽能只能做配角”、“家電企業做不好太陽能產品”、“家電企業進入太陽能只是作秀”等一陣陣質疑聲。
家電多元化沒問題
不過,階段性的困難并未阻礙家電企業進入太陽能的腳步,《中國企業報》記者在采訪中看到,近年來美的、長虹、萬寶、萬和、美菱等一批企業,攜品牌影響力、企業綜合實力、成熟的管理模式等優勢,紛紛挺進太陽能市場。
海爾也在國內太陽能市場找到了突破口。除了按照太陽能產品特點,在農村市場進入建材水暖、家具廣場等渠道外,還通過縣級代理商大力發展農村專營店。同時,向家電渠道的嘗試性滲透也全面拉開。
特別是在家電下鄉政策的推動下,借助企業原先分布在全國的數千家專賣店,通過差異化營銷方案、標準化的出樣展示以及城鄉聯動營銷推廣、一站式保姆服務等手段的推出和應用,成就了海爾在農村太陽能市場規模和影響力的快速提升。
海爾太陽能熱水器事業部營銷總監劉剛還透露,未來將會有效借助家電連鎖賣場的人氣凝聚優勢、借鑒傳統太陽能的貿易展示型銷售,推動太陽能逐步進入家電渠道。對此,家電營銷專家洪仕斌指出,讓一個大學生學習小學生的課程會很快適應,這就是未來家電企業挺進太陽能行業的最大優勢和潛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