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21世紀以來的14年間,我國太陽能集熱系統累計節約標準煤總量達到37167萬噸,累計實現減排SO2 1201萬噸、煙塵929萬噸、溫室氣體CO2 79778萬噸,節能減排效果顯著。尤其是在我國寒冷地區,大力推廣應用太陽能集熱系統,不僅可實現房屋冬季采暖、沼氣池保溫、工業化干燥、烘干等相關應用,還能為溫室大棚提供補償供暖,解決冬季農副產品短缺問題,其社會及經濟效益十分突出。
2008年,由20多位中國工程院院士及28家科研院所完成的“中國可再生能源發展戰略研究”項目報告顯示,太陽能熱利用在替代標煤量方面,占比達到13.7%,僅次于水電。研究結果表明太陽能光熱產業是我國實現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目標的重要支撐,是實施能源消費革命必須依靠的力量。“十二五”發展規劃中,國家首次明確提出在五年內,政府直接投資4萬億元用于新能源、節能環保技術等九大行業的發展。作為同時橫跨“新能源”和“節能環保”兩大產業的太陽能光熱產業,已成為各級政府和產業政策關注的焦點。
但近兩年,大品牌企業產品市場集中度不夠,行業內廠家多、分散、規模小,特色產品少,產業發展亟待升級,應用范圍小,產品質量差,缺乏競爭力,國際市場開拓不足,科技人才短缺制約產業進步等諸多因素導致太陽能光熱產業發展增速放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