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會員單位:
國際金屬太陽能產業聯盟
二○一五年一月一日
國際金屬太陽能產業聯盟專家委員會管理辦法
為了提高國際金屬太陽能產業聯盟的技術咨詢能力,增強太陽能熱利用產業政策的建議能力,發揮聯盟在加強公共服務、協助做好行業管理等方面的作用,擴大聯盟的知名度、影響力和信任度,增強聯盟的代表性和權威性,特設立國際金屬太陽能產業聯盟專家委員會。
二、職責:促進太陽能行業健康發展,提高太陽能集熱器產品的性能和質量,提高大中型太陽能工程的可靠性和工程質量,國際銅業協會(中國)發起并成立國際金屬太陽能產業聯盟,即 International Metal Solar Industry Alliance(以下簡 稱“聯盟”,IMSIA)。
IMSIA將有利于攻克太陽能利用行業共性和關鍵的技術難題和市場障礙,提升我國太陽能利用行業的自主創新能力和國際競爭力;有利于促進太陽能熱利用行業終端用戶、研究機構與產品供應商之間的充分溝通和交流,進一步促進太陽能企業在產品、工程性能系統優化、質量保證和售后服務等方面的完善和創新,逐步在我國建立起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太陽能熱利用行業產業國際推廣平臺;同時,國際銅業協會(中國)將借助自身在政府關系、媒體公關等方面的優勢,通過聯盟的運行與實踐,為國家制定太陽能熱利用行業相關制度,改進和完善有關政策措施提供建議。并積極組織和完成專項課題研究以及相關部門委托的項目審評、咨詢等工作。
三、主要任務:
⒈ 對全國太陽能熱利用行業發展與改革中的重大問題進行咨詢或評估;
⒉ 積極參與相關單位組織編制的標準、規范等進行評審;
⒊ 組織和完成行業專項研究工作;
⒋ 積極與設計院、地產商對接,完成相關咨詢或評估工作;
5. 通過相關技術或政策建議性文件推動行業健康有序發展。
四、組成:IMSIA設9個工作組。
1. 技術政策研究工作組。
2. 國際交流工作組。
3. 軟件研發工作組。
4. 設計競賽工作組。
5. 太陽能空調工作組。
6. 工業熱利用推廣工作組。
7. 銅加工工作組。
8. 多能互補工作組。
9. 聯盟推廣工作。
五、專家委員會組成及委員應具備的條件
1、專家委員會一般由15-20名成員組成,設主任委員1名,副主任委員2名。
2、主任委員和副主任委員為從事或曾從事相關工作的資深人士擔任,專業技術方面有較高造詣,在行業具有較高的聲譽。
3、“專家委員會”委員由國內外太陽能熱利用行業技術專家、政策研究專家和工程管理運營專家組成。包括來自設計院、地產企業、研究機構、大專院校等組成,使之體現不同學科、不同專業技術、不同單位、不同地區以及不同學術觀點的代表性。
4、委員應具備較高的相關專業知識與研究水平及實踐經驗,具有較強的本專業領域的分析與判定能力,并已獲得相應的專業技術職稱;熟悉太陽能熱利用行業及建筑節能等工作的主要業務內容,以及國內外相關領域的現狀與發展趨勢,在本專業領域具有一定的發言權和社會影響力;具有良好的科學道德、認真嚴謹的學風和獻身科學的精神,秉公辦事,并勇于承擔相關的責任。
六、責任、權利與義務
(一) 責任
1、積極參與并指導同聯盟的政策和技術咨詢、研究與實踐工作,為政府部門的相關決策出謀獻策,并做好相應的服務工作;
2、積極參加聯盟秘書處和相關主管部門組織召開的國內外學術與技術交流、技術服務、技術咨詢、培訓等各項活動;
3、認真完成學會秘書處委托的有關工作;
4、及時提供本行業、專業領域的研究新成果、新技術、新動態。
(二) 權利與義務
1、專家委員會成員本著自愿加入的原則,聯盟秘書處根據工作需要和本人具體情況予以聘用;
2、專家委員會的領導成員由聯盟秘書處提名,并征求其他成員意見后產生,任期期間可根據工作的實際需要,通過民主討論,予以解聘并推薦其他人擔任;
3、專家委員會成員對專家委員會的各項工作有建議權、批評權和辭聘權;
4、專家委員會成員可獲得專業委員會印發提供的各類內部與外部的業務信息、動態與資料,以及參加聯盟秘書處與專家委員會組織的有關活動;
受聘專家將頒發國際金屬太陽能產業聯盟(IMISA)聘書,并在有關媒體進行廣泛傳播。
七、工作模式:
⒈ 專家委員會一般每年召開1-2次全體會議,通報協會的工作,聽取專家的意見和建議。
⒉ 根據行業發展和國際市場情況開設研究課題或專項任務,按照其專業性質、要求,從常設專家組和專家委員會中選聘專家,以課題組的形式進行工作。
⒊ 研究課題或項目調研實行“首席專家負責制”。聯盟根據課題的任務情況、專家研究的技術專長和自愿原則確定推薦首席專家,首席專家全面負責組織和完成課題的研究工作。課題組的成員及組成情況由首席專家提出建議,經聯盟秘書處審定后啟動。
八、聯盟將遴選企業成立相應的研發實驗基地。
九、附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