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太陽能十三五 規劃工作提出至2020年我國太陽能集熱器的保有量要達到8億平方米,這一宏大目標需依靠三大市場共同驅動,占據大部分市場份額的工程市場將承擔艱巨任務。《中國太陽能熱利用行業發展報告(2013-2014》中也提到,到十三五 中期,各類工程市場應用占比應達到60%以上,工程計量裝置配備率達到100%,以適應我國能源消費革命的需要。
市場初具規模邁向與建筑的完美結合
近年來受益城鎮化進程加快,各地政府強裝令政策的出臺,綠色建筑的發展,及太陽能熱利用的應用范圍向工農業領域擴展,本來不慍不火的太陽能工程市場逐漸火爆,成為各大太陽能生產廠家擴展商業疆土的主陣地,同時也吸引了眾多房地產商進軍。如山東出臺的濟南百米以下建筑強制安裝太陽能,對省內的養老院、醫院、學校等機構太陽能集熱系統提供財政補貼。據統計,2014年太陽能熱利用工程較2013年增長了30%,占到太陽能熱利用市場份額的40.7%。
企業取得驕人戰績 產品實現新突破
市場的火熱也催生了一批專注從事太陽能工程的優秀企業,他們拓展疆土,用技術引領著光熱行業的前進,在零售市場增速下滑的情況下持續保持了快速增長。在山東,優秀的太陽能工程企業有皇明、力諾瑞特、桑樂、沐陽、華臨。
一直專注于太陽能與建筑相結合的力諾瑞特,憑借多年的專業技術實力,近年在火爆的太陽能工程市場表現相當突出;其針對太陽能與建筑結合,率先研發出分體式太陽能熱水系統,之后又不斷升級技術,推出陽臺壁掛式、集中集熱集中儲熱式等多種太陽能熱水系統。2012年力諾瑞特又開始嘗試太陽能工業應用,并在中高溫制冰蓄冷、烘干等領域建立了眾多樣板工程。2014年力諾瑞特的銷售規模突破10億元,其中,工程和零售市場的占比接近對半。
向新領域拓展 呈現全新特征
受益于降低建筑能耗、節能減排的推動,太陽能光熱在更多的工程領域有了進一步發揮作用的空間,并呈現出全新發展特征。2014年工程市場的成績也表現在,除傳統的太陽能住宅工程和醫院、賓館、學校、敬老院等商用工程之外,涌現出了眾多太陽能干燥、太陽能溫室、太陽能采暖、太陽能空調等太陽能工農業應用領域的示范、推廣項目。如遼寧大連、山東、北京等建成了14處太陽能空調示范點,山東建設了7處鍋爐改造示范項目,北京平谷區建立了太陽能采暖鄉村示范點,江蘇、浙江建成太陽能為紡織印染行業提供熱水項目,江蘇、云南也出現了太陽能蒸汽示范項目,云南、新疆建設了多處太陽能干燥示范項目。數據顯示,僅2014年太陽能干燥項目的累計集熱面積已達400多萬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