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是企業生產經營持續好轉。產品價格穩中有升,企業經營普遍好轉,國內前4家多晶硅企業均實現滿產,前10家組件企業平均毛利率超15%,進入光伏制造行業規范公告名單的29家組件企業平均凈利潤率同比增長6.5個百分點。
二是產業規模繼續穩定增長。上半年全國多晶硅產量7.4萬噸,同比增長15.6%,進口量約6萬噸;硅片產量45億片,同比略有增長;電池組件產量19.6GW,同比增長26.4%;硅片、電池、組件等主要光伏產品出口額77億美元。據初步統計,上半年我國光伏制造業總產值超過2000億元。
三是行業發展秩序漸趨合理。《光伏制造行業規范條件》(2015年本)發布實施,進一步引導行業發展秩序趨向規范。工業和信息化部會同能源局、認監委發布《關于促進先進光伏技術產品應用和產業升級的意見》,建立光伏應用市場門檻,引導行業技術水平提升。
四是國內外市場發展持續趨好。全國新增并網光伏裝機量7.73GW,累計裝機量達35.7GW。我企業加速拓展亞非拉新興市場,并開展海外建廠,據不完全統計,已建成海外產能電池800MW、組件1.5GW,在建及擴建達3.2GW和3GW;對歐美出口占比降至約30%,歐美“雙反”影響進一步降低。
五是關鍵技術工藝水平持續提升。單位產能光伏制造業投資繼續下降。多晶硅平均生產能耗繼續下降;骨干企業單晶及多晶電池平均轉換效率有所提升,背電極、異質結、高倍聚光等多種技術路線加快發展;光伏發電系統投資成本降至8元/瓦以下,度電成本降至0.6-0.9元/千瓦時。
六是行業資源整合持續加快。部分企業兼并重組意愿增強,以市場為主導的資源整合不斷加劇,具有較強市場競爭力的企業集團加緊通過產能、電站等的并購加速市場布局。上半年規范公告企業多晶硅產量全行業占比近90%,電池組件產量全行業占比超過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