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國內首個光熱發電項目鄂爾多斯50MW工程將于8月招標”事件,還有由中科院、皇明太陽能股份有限公司和華電集團聯合開發建設的亞洲首座塔式太陽能熱發電站在北京延慶興建,將于9月并網發電,這是中國首個自主知識產權。
日前,“國內首個光熱發電項目鄂爾多斯50MW工程將于8月招標”事件,還有由中科院、皇明太陽能股份有限公司和華電集團聯合開發建設的亞洲首座塔式太陽能熱發電站在北京延慶興建,將于9月并網發電,這是中國首個自主知識產權高溫熱發電項目,說明光熱發電在中國正式開閘。光熱發電對于我國新能源市場,尤其是對它的“孿生兄弟”會產生怎樣的影響?
太陽能工程聯盟副秘書長孟祥認為由于太陽能本身的不穩定性及目前的技術問題,太陽能光熱發電不適合大面積建設。
就目前情況來看,光熱發電相對光伏發電,有一定的優勢。首先從節能環保方面來講,光熱發電是清潔生產過程,太陽能光熱能是清潔能源,光熱發電對環境的影響很小,不會對環境造成污染,在我國大力發展低碳經濟,推進節能減排的今天,光熱發電非常適合在我國發展。這就代替了光伏發電在電池板生產過程中高能耗、高污染的生產過程。
其次,從技術方面講,光熱發電在我國發展時間較短,在太陽能聚光方法及設備、高溫傳熱儲熱、電站設計、集成以及控制方面,已經取得實質性進展。而光伏發電主要好使依靠國外技術。
即使光熱發電有一定的優勢,畢竟新的事物總會帶有比舊事物更具有優勢的特點出現。孟祥認為,光熱發電投入成本大,對熱值要求高,而且對設備、系統要求也很高,目前我國還沒有正式投入使用的光熱發電站。因此,光熱發電站適合做政府試點工程項目,不太適合大面積建設。
此外,孟祥認為,由于光熱發電具有不穩定性,對設備、系統產生一定的影響,同時對并網發電也會產生一定的影響。
而且,就目前看,由于投入成本過高,光熱發電對企業不會產生經濟效益,或產生很小的經濟效益,這樣的結果只能讓眾多企業望而止步,尤其是民營企業,或許更適合政府試點工程,或是受到過節資金補貼的企業投資建設。
光伏發電由于起步相對光熱發電較早,可能在人們心里會有一種先入為主的感覺,使光伏發電更容易被接受。而且我國光伏發電在照明工程的使用率,排在世界前列。
談到光熱發電是否能與光伏發電競爭時,孟祥表示,光熱發電與光伏發電不會出現競爭的現象。而且,即使光熱發電與光伏發電今后在我國新能源領域占得比重較大,但仍然不會替代傳統能源的地位,只能作為傳統能源的補充,滿足當時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