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海南省以建設國際旅游島為載體,依托良好的自然資源,通過產業政策的引導和扶持,引進戰略投資者,發展低碳經濟,布局清潔能源,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著力推進國際旅游島建設,朝著綠色發展先行區的目標奮進。
近日,記者再次來到海南省“十一五”重點建設項目之一的“國家海岸·三亞海棠灣”,這里5條主要框架道路安裝的1700多盞全永磁懸浮風光互補路燈,全部實現無污染、零電費。由太陽能電池板和風葉共同構成的新能源路燈,成為海棠灣景區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湛藍的天空下,隨風旋轉的風葉,向游人昭示著海南———一個潔凈綠色海島的未來。
今年,海南省財政預算安排加上其他渠道籌措的節能專項資金將比上年增加60%,省中小企業和高技術產業發展專項資金也將對節能給予傾斜支持,力爭使全省清潔能源占能源消費的比重由目前的30.6%提高到35%左右。
據統計,今年一季度,海南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能源消費量159.4萬噸標準煤,同比增長8.65%;但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2.227噸標準煤/萬元,同比下降8.16%。一季度全省單位GDP電耗也同比下降6.15%,降幅分別比上年一季度和2009年全年擴大了1.07%、4.23%。
今年海南省將繼續實施海防林建設、天然林保護和退耕還林工程,今年新造林15萬畝。啟動全省農村鄉鎮集中式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劃定工作。重點抓好9個生態文明示范片區和西部6市縣20個生態文明片區創建點,以及30個生態文明示范鎮的建設,新增1200個文明生態村,使海南省文明生態村占全省自然村的比例達到50%以上。
大力發展以有機農業和綠色農業為主的生態農業,新增無公害瓜果菜基地8萬畝,推廣測土配方施肥面積500萬畝。在5個省級工業開發區內加快發展新型工業。推行在公共建筑和新建12層以下民用住宅使用太陽能熱水系統。
在節能減排方面,海南省將新建1個城鎮垃圾處理項目,續建9個垃圾處理項目。積極推進萬寧和樂、臨高新盈、屯昌楓木3個鄉鎮垃圾無害化處理試點工作;新開工海口江東,三亞紅塘灣、新城等3個污水處理項目;全省25個城鎮污水處理廠年底全部建成投產;建成8個人工濕地污水處理系統等。
按照規劃,“十二五”期間,海南將在陸上建設12個風電場,總裝機容量為123萬千瓦,目前在建7個,每個項目裝機容量為5萬千瓦;另外還將在文昌、臨高、東方建3個、總裝機容量為560萬千瓦的海上風電場;秸稈發電項目正在白沙和定安推進。
根據《海南省太陽能建筑應用發展規劃(2008至2015)》,到2015年海南省新建城鎮住宅太陽能熱水系統普及率將達40%,太陽能熱水系統應用率將超四成。按新建建筑和既有建筑安裝應用太陽能熱水系統比例1:0.6計算,海南省太陽能熱水系統應用建筑面積將達4000萬平方米,太陽能集熱器面積將達約160萬平方米,太陽能熱水器應用率將高于全國同期水平,將拉動社會投資約20億元。可節約標準煤30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78萬噸。此外,到2015年,海南省將建成10個以上太陽能制冷空調示范工程,建筑面積達25萬平方米,太陽能集熱器總面積達到3.5萬平方米。同時,將對海口、三亞等城市的景觀大道、旅游景點、公園、城市道路照明等進行太陽能光電應用改造,并選擇常規能源供應困難的建筑和旅游建筑發展較快的區域,發展太陽能光伏發電建筑應用系統示范工程。
目前,海南城市(鎮)環境空氣質量保持優級,地表水環境質量總體保持良好狀態,近岸海域水質狀況總體保持良好。海南省省長羅保銘告訴記者:“生態是海南的生命。建設國際旅游島,既要打造游客的度假天堂,也要建設海南人民的幸福家園。”